说起这个《弹丸轮破》,那真不是随便玩玩就能过去的游戏。我一开始也以为就是个画风看着还行的,那种高中生侦探破案的小玩意儿。结果?一头栽进去,差点没给我整抑郁了。
刚上手那会儿,看着那些“超高校级的XX”学生,还觉得挺新鲜。什么超高校级的棒球选手、超高校级的侦探、超高校级的幸运儿,名头一个比一个响。结果没多久,那只一半黑一半白的熊,叫啥来着,黑白熊,对,就是它,跳出来说:“你们被关起来,想出去就得杀人,还得不被发现!” 我当时就懵了,这啥玩意儿?画风突变有没有!
我的“实践”——可不止是点点鼠标
我这实践《弹丸轮破》的过程,可不是简单地通关就完事儿。那段时间,我简直魔怔了。每次开学级裁判,我都是正襟危坐,手里捏着笔和本子,疯狂记录线索。屏幕上那帮家伙七嘴八舌,我得从里面把真话假话给摘出来。特别是那个雾切响子,老是那么冷静,跟着她的思路走,有时候能找到点门道,但有时候她也藏着掖着,急死个人。
我还记得,为了找出凶手,我得反复琢磨每个人的不在场证明,研究那些证物,甚至是一些边边角角的对话。游戏里那些小游戏,什么“言弹”之类的,有时候手残了还挺气人。但最折磨的还是心理上的,你刚跟一个角色处出点感情,觉得这人还不错,下一个章节他可能就“白给”了,要么是被害者,要么就是凶手。那种感觉,忒不是滋味了。
尤其是那个苗木诚,明明看着就是个普通高中生,愣是被安了个“超高校级的幸运”的名头。每次到绝境,他总能蹦出点“希望”啥的,虽然有时候觉得有点傻,但在那种环境下,还真就需要这么个人。不像那个十神白夜,从头到尾都一副“你们都是渣渣”的表情,看着就来气,但也承认他脑子确实转得快。
还有那个腐川冬子,一开始觉得她阴阳怪气的,后来知道她的另一面,也是挺复杂。这游戏里就没几个“正常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秘密。这所谓的“实践”,更多的是在理解这些奇奇怪怪的人,在那种极端环境下,他们会做出什么选择。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一个特别难的案子,我愣是熬了个通宵。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去上班,同事还问我:“你这是干啥亏心事了?” 我心想我这是在“绝望的希望之峰学园”里拯救世界!这话没敢说出口,怕被当成神经病。
后来跟几个也玩这游戏的朋友聊,发现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我们会为了哪个角色是幕后黑手吵得面红耳赤,会为了某个角色的死唏嘘不已。这游戏就是有这种魔力,让你不知不觉就陷进去,跟着里面的角色一起经历绝望,又一起寻找那么点虚无缥缈的希望。
要问我《弹丸轮破》的实践记录是那大概就是一部充满了熬夜、思考、争论,外加一点点对人性黑暗面和光辉面窥探的复杂回忆录。这玩意儿,玩过之后,看很多事情的角度,可能都会有点不一样了。真不是吹,它就是这么个东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