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想看星星了,就这么简单
最近老觉得缺点城里待久了,脑袋都快生锈了。前几天晚上,加班回家晚,一抬头,嚯,天上的星星还挺亮堂!平时哪有功夫瞅这个,天天不是对着电脑就是对着手机,脖子都快不会转了。那一瞬间,突然就特别想好好看看星星,那种铺满天,一眼望不到边的感觉,想想都得劲儿。
说干就干,我这人就这点一拍脑袋就想去试试。
准备工作:瞎捣鼓
想看星星,总不能干瞅?我琢磨着,得找个好地方,还得有点装备。装备嘛咱也不是专业的,就翻箱倒柜,找出我那台好久没摸过的单反相机。记得当年买它的时候,也是雄心勃勃,结果?大部分时间都在柜子里吃灰。这回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我还翻出来一个落了灰的旧三脚架,有点晃悠,但凑合能用。关键是地点。 城里光污染太厉害,想看清楚星星,门儿都没有。我就打开手机地图,使劲往郊外划拉,找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看来看去,相中了一个水库边上,据说那边视野开阔,干扰少。
- 翻出老相机和镜头
- 找到一个勉强能用的三脚架
- 手机上查天气预报,确保是个大晴天
- 地图上选定郊外一个偏僻观测点
- 对,还得带点吃的喝的,万一饿了,晚上郊外可没地儿买东西。
准备这些玩意儿,也没花多少工夫,主要是个心情。就跟小时候要去春游似的,前一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净琢磨这事儿了。
出发与过程:摸黑折腾
到了周末,天气预报说晚上晴朗无云,就下午我就开车出发了。越往郊外开,路灯越少,天也黑得越彻底。到了地图上标记的那个水库附近,好家伙,真是伸手不见五指!我把车停深吸一口气,空气都比城里新鲜。
然后就开始折腾我那套“装备”。在漆黑的环境里支三脚架,装相机,那叫一个费劲。手机屏幕的光都觉得刺眼。我记得以前看人拍星空,好像要调啥长时间曝光,啥大光圈,ISO啥的。 我也不懂,就凭着感觉瞎调。对着天空,先“咔嚓”一张试试。
屏幕上一片漆黑,或者就是几个模糊的光点。不行,再调!来来回回试了好几次,一会儿曝光时间太短,啥也拍不着;一会儿又不知道碰到哪儿了,画面糊得一塌糊涂。真有点像以前玩游戏,匹配了半天没人,好不容易开一把,结果队友挂机,白费功夫。
脖子仰得都酸了,蚊子也开始凑热闹。我心想得,今儿个不会就这么白折腾了?有点泄气。不过转念一想,来都来了,就当出来透透气了。索性把相机放一边,直接用眼睛看。
意外的收获:不只是照片
就在我快放弃的时候,云不知道什么时候散开了。慢慢地,天空中的星星一颗一颗亮了起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真的,那种感觉,跟在城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整个天空就像一块巨大的黑色丝绒布,上面撒满了碎钻,还有一条淡淡的银河横跨过去。太震撼了!我当时就愣在那儿,啥也没想,就那么看着。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起我的相机。赶紧拿过来,凭着刚才瞎捣鼓的经验,又试着拍了几张。你猜怎么着?虽然还是比不上人家专业拍的,但总算能看出点星星的样子了!模模糊糊的,但那就是我亲手“追”到的天!
那天晚上,我没拍到啥惊世骇俗的大片,但心里头特舒坦。这趟“追天”之旅,重要的不是结果多完美,而是这个过程。从一个念头开始,自己动手去准备,去尝试,中间遇到点小挫折,看到了想看的风景。这种感觉,比在网上看再多高清星空图都来得实在。
有时候,人就得给自己找点这样的事儿干干。 不用多复杂,也不用多专业,就是去体验一下,挺就跟我之前琢磨换工作一样,一开始也是没头苍蝇似的,到处看到处问,后来静下心来好好分析自己能干想干一步步来,不也找到了现在这个还算满意的地方嘛很多事,过程比结果有意思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