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老琢磨一个事儿,就是咱们这个宇宙。也不是说我要搞啥科研,纯粹是前阵子,家里小孩儿突然问我,月亮为啥跟着我们走?星星为啥那么多?一下子把我给问住了。
一开始嘛我就想着,这还不简单?上网查呗。打开电脑一顿搜,什么金星木星土星的,都是些啥玩意儿构成的,这个星球有环,那个星球有大红斑。还有说啥宇宙就是一场概率游戏,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越查资料越多,头越大。什么暗物质、暗能量,宇宙大爆炸,平行宇宙…我的个乖乖,这些东西可真不是咱们普通人三两下就能弄明白的。
我当时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 第一步,就是瞎看。 我找了些纪录片,那种讲宇宙的,画面挺震撼,但很多理论还是听得云里雾里。就记得那些五颜六色的星云,旋转的星系,确实好看。
- 第二步,我换了个角度。 我不再去钻牛角尖那些特别专业的名词了,我就想,如果人类没有月亮会怎么样?这个我倒是看到有科普说,潮汐会受影响,地球自转可能也跟现在不一样,甚至可能影响生命起源。这个好歹能想象一下,感觉比那些纯理论的实在点。
- 第三步,我开始“胡思乱想”。 既然搞不懂,我就放飞自我去想。宇宙这么大,是不是真的有外星人?咱们是不是就是某个巨大生物身上的一个细胞?或者说,咱们这个宇宙外面还有别的宇宙?虽然不科学,但这么想感觉轻松多了,也挺有意思。
- 第四步,我试着去感受。 晚上没事儿的时候,我就抬头看看星星。虽然城里光污染严重,看不太清楚,但偶尔能瞅见几颗亮的。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想象着它们离我们有多远,存在了多久,就觉得人特渺小,平时那些鸡毛蒜皮的烦心事儿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后来我琢磨明白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对咱普通人来说,可能重点不在于把所有公式都背下来,或者把每个星球的成分都搞清楚。毕竟咱也不是天文学家。
更重要的是保持那份好奇心。 就好像咱们小时候,对啥都好奇,都想问个为什么。宇宙这东西,就是个最大的“为什么”。
现在再跟小孩儿聊宇宙,我就跟他说,宇宙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还没完全打开的礼物盒子,里面有好多好多我们不知道的惊喜。科学家们就像在努力拆这个盒子的人,我们,就一边给他们加油,一边惊叹这个盒子有多奇妙。
我这趟“宇宙”的实践,没搞出啥惊天动地的发现,就是自己跟自己较了回劲,发现,面对这么宏大的东西,保持敬畏和好奇,比啥都强。下次再有啥新发现,我还是会去瞅瞅,凑个热闹,感受一下那种震撼。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