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儿个聊点啥?就说说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玩意儿,我管它叫“小人族”。
起因挺简单的,那段时间,正好也是特殊时期,大伙儿都懂的,出门不方便,我就寻思着在家捣鼓点以前看过一部动画片,叫啥来着… 对,好像是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还是啥风之谷的解说来着,反正就对那种微缩世界特别着迷。我就想,要不,我也自己动手搞一个?
第一步:琢磨和找材料
脑子里也没啥具体概念,就想着得小,得精致。我先是翻箱倒柜,把家里那些个平时不起眼的破烂玩意儿全给扒拉出来了。什么废旧的瓶盖、小木条、用完的牙膏管子(洗干净了!)、还有孩子不玩的那些小玩具零件,五颜六色的小珠子啥的。
那几天,我跟个收破烂的似的,眼睛就盯着那些巴掌大的小东西。看到个合适的,就两眼放光,赶紧收起来。工具嘛也没啥专业的,就是剪刀、小刀、胶水,还有我闺女画画用的那些颜料。
第二步:动手开干,磕磕绊绊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真是手忙脚乱。我想先搭个小房子,就用硬纸板剪。结果?不是剪歪了,就是尺寸不对。那叫一个费劲!手指头都快磨出泡了。
最难的是那些小细节。比如我想给小房子做个门,那门把手用啥?我用了一小截牙签,涂上点颜色,看着还行。窗户?我用透明的塑料片剪的,窗框就用细细的牙签一点点粘上去。那过程,真是考验耐心。
我还记得给小人做家具,想做个小桌子,用的是火柴棍。粘的时候,手一抖,刚粘好的桌子腿就歪了,得,重来!那几天,我天天就趴桌子上,跟这些小零件较劲。有时候弄到半夜,脖子都僵了。
中间也想过放弃,觉得太麻烦了,这玩意儿有啥用?但是,每次看到那些小零件在我手里慢慢变成个像样的东西,心里头那点小小的成就感,又让我坚持下去了。
第三步:初见雏形,有点意思
大概折腾了一个多礼拜,第一个“小人族”的场景算是勉强搭起来了。一个小房子,旁边有几棵用干树枝做的小树,地上铺了点绿色的碎布当草地。我还用超轻粘土捏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小人,虽然不咋好看,但摆在那儿,还真有点那个意思了!
我把这玩意儿摆在书桌上,没事儿就瞅瞅。你还别说,看着这些小东西,心里头就觉得挺平静的。好像自己也进到那个小世界里去了。
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地扩建。加了个小院子,做了个小秋千,还用小石子铺了条路。材料不够了,我就去小区里捡点小树枝、小石子啥的。邻居看我天天在地上刨食儿似的,还以为我种啥。
的一点感悟
整个过程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肯花心思,肯下功夫,总能弄出点名堂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也能给你带来乐趣。
而且这过程也让我发现,生活里很多被我们忽略的东西,都挺有用的。关键看你怎么去发现,怎么去利用。这就跟我以前干活儿似的,有时候觉得某个工具不好使,某个流程太麻烦,但静下心来琢磨琢磨,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就有新办法了。
现在这个“小人族”还在我桌上摆着,虽然粗糙,但那是我一点点捣鼓出来的,看着就亲切。偶尔有朋友来家里,看到了都觉得挺有意思的。今天就分享给大伙儿,也算是我这段时间瞎折腾的一个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