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事儿,跟“游戏世界”这四个字算是沾点边。也不是啥大事儿,就是自己手痒,想体验一把创造点啥的感觉。
最初的念头
玩游戏不光图个乐呵,还特喜欢琢磨游戏里那些世界是怎么搭建起来的。有时候玩着玩着就在想,这地方为啥这么设计?那NPC背后有啥故事?光想不过瘾,就寻思着,我是不是也能自己动手搞点啥出来?哪怕就是个小角落,一个小场景也行。
我把这事儿想得忒简单了。不就是拖拖拽拽,摆摆模型,刷刷贴图嘛现在工具那么多,网上教程也不少,感觉应该没啥大问题。于是乎,我就找了个据说挺好上手的免费引擎,准备大干一场。
上手就懵圈
结果?上手就给我干懵了。打开那软件,界面上密密麻麻全是按钮和选项,跟看天书似的。教程视频倒是看了不少,可人家操作行云流水,到我这就卡壳。想放个树,结果树要么陷地里一半,要么飘天上。调个光照,不是黑咕隆咚一片,就是亮得晃瞎眼,跟我脑子里想的“沉浸感”那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琢磨着,是不是我要求太高了?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我就想搭个小破屋,屋前有条小路,旁边再来几颗歪脖子树,营造点萧瑟的氛围。听起来不难?实际操作起来,那叫一个费劲。模型找不着合适的,贴图不是太新就是太假。为了让那几棵树看着“自然”点,我能对着屏幕调一下午,脖子都僵了。
细节是魔鬼
后来我渐渐发现,一个游戏世界能不能让人“进去”,细节太重要了。不光是眼睛看到的,还有耳朵听到的。我试着给我的小场景配点音效,比如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远处几声乌鸦叫。你别说,加上声音之后,整个感觉立马不一样了,好像那小破屋真有了点“灵魂”。
我还听说现在有那种AI工具,能帮你生成点素材,比如角色概念图啥的。我也去试了试,输了几个关键词,确实出来些挺有意思的图片。不过也就图一乐,真要用到自己的小场景里,还是得自己动手改,不然总觉得不搭调。AI这玩意儿,能给你灵感,但代替不了你自己的琢磨和投入。
过程中的挣扎与乐趣
- 反反复复地修改: 一块石头的位置,我能挪个十几遍。一条小路的弯曲程度,我能调好几个小时。
- 学习新东西: 以前根本不知道啥叫法线贴图,啥叫PBR材质,为了让东西看起来更真实,硬着头皮去看那些拗口的说明。
- 偶尔的小惊喜: 有时候瞎鼓捣,突然某个效果就出来了,跟自己预想的八九不离十,那种成就感,甭提多美了。
整个过程,大部分时间挺枯燥的,甚至有点折磨人。有时候真想把电脑一砸,不干了!但每当有点小进展,比如那小路上的青苔看起来更自然了,或者那小破屋的门在风中微微晃动的效果做出来了,心里那点小火苗就又燃起来了。
的感悟
折腾了差不多小半个月,我的那个“游戏世界”——就是一个巴掌大的小场景——总算是勉强能看了。跟人家专业作品比,那肯定是没法比,粗糙得很。但对我自己来说,这个过程比结果重要多了。
通过这回实践,我才真正体会到,创建一个哪怕是很小的虚拟空间,背后需要多少思考和努力。那些我们玩游戏时轻易就能感受到的氛围、沉浸感,都是开发者们一点一滴抠出来的。真不是敲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那么简单。
现在再玩游戏,我不光是玩家了,更能体会到制作者的不易。也算是对我自己对“游戏世界”这四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瞎折腾的一趟,值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