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小护士”,很多人脑子里可能马上就蹦出一些电视剧里的画面,温柔可爱,工作环境又我当初也差不多是这么想的,直到我亲身“实践”了一把,才发现这里面的道道儿可真不少。
我的“实践”是怎么开始的
你问我为啥会去“实践”这个?嗨,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或者说是被逼无奈。那时候我还在上家公司,一个不怎么靠谱的小公司。老板有一天突发奇想,说看中了日本的护理市场,想搞个什么“中日护理人才交流”项目,目标是把国内的护士或者想当护士的人送到日本去。这任务,就莫名其妙落到我头上了,让我去调研清楚日本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需要啥条件,流程咋走。
我当时心里就一万匹羊驼奔腾而过,我一个干技术的,跟护理八竿子打不着,这不是瞎胡闹嘛但老板发话了,硬着头皮也得上。于是我的“日本小护士”调研实践就开始了。
调研过程中的那些坑与发现
那段时间,我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 疯狂查资料: 天天泡在各种日文网站上,连蒙带猜地看他们的招募要求、法律法规。什么护理学校的课程设置,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都得一点点啃。
- 咨询中介: 市面上不是有不少中介机构号称能办这个嘛我也联系了好几家。结果发现,说辞五花八门,有些吹得天花乱坠,恨不得今天交钱明天就能穿上护士服,靠谱程度嘛就得自己掂量了。
- 发动人脉: 还托了几个在日本的朋友帮忙打听,看看当地医院的真实情况,以及外国护士的工作状态。
这一通折腾下来,我算是摸清了一些门道。想在日本当个正儿八经的护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语言关必须过。 你总得能跟病人、同事无障碍交流。然后,学历和专业背景是硬杠杠。 大部分都得是正规护理学校毕业,有相关的学习经历。国内的护士资格,人家认不认,或者怎么转换,都有一套复杂的流程。
我还了解到,有些路子是说可以先去考个“介护福祉士”之类的资格,也就是护工,门槛相对低一点。干几年之后,再想办法往护士方向转。听起来好像是条路,但这条路具体要走多久,中间有多少变数,那就没人能打包票了。而且护工跟护士,在工作内容、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上,那差别可不是一点半点。
基本上,就是得有扎实的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还得通过日本国家级的护士资格考试。整个过程下来,时间和金钱成本都不低。
咋样了?
那么,我辛辛苦苦调研的这个项目怎么样了?哈哈,黄了!你没听错,就是黄了。老板的兴趣点转移得比翻书还快,没过俩月,又琢磨上别的“风口”了。我那些调研报告,估计早就不知道塞哪个角落吃灰去了。
当时确实挺郁闷的,感觉白费了老大劲。但现在回头想想,这段“实践”经历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我对日本的医疗护理体系有了点皮毛了解,也算开了开眼界。而且因为这个事儿,我接触了不少之前完全没交集的人,有国内想去日本的,也有已经在日本医疗系统工作的朋友。
最有意思的是,后来我从那家瞎折腾的公司辞职,找新工作的时候,其中一个因为调研认识的在日本的朋友,还真给我提供了一个挺重要的信息,帮我拿到了现在这份还算满意的工作。虽然跟我调研的“日本小护士”半毛钱关系没有,但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对?
今天把这段“实践”记录分享出来,也算是给自己那段瞎忙活的日子留个纪念。有时候,一些看似不靠谱的任务,或者走过的一些弯路,没准就在未来的某个节点上,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带来点什么。生活嘛折腾折腾也不全是坏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