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山井”这事儿。我对这山井也没啥特别感觉,不就山里的井嘛还能有啥稀奇的。我这人平时也喜欢到处瞎转悠,特别是往山里跑,但真没太留意过什么井不井的。
寻思的开端
这事儿得从我一次爬山说起。那是个周末,我自个儿背着包,钻进了家附近一座不怎么出名的小山。那山不高,但路挺野,没怎么开发。走到半山腰,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无意间就瞅见路边不远处,好像有个用石头垒起来的圈圈,半掩在杂草里头。
我当时好奇心就上来了,拨开齐腰深的草,凑过去一看,还真是个井口!不过看起来荒废好久了,井口不大,里头黑黢黢的,丢了块小石头下去,半天没听见响,估计是干了,或者被土给填了。但那井圈的石头,看着就有些年头了,上面还长了些青苔。
动手的过程
那一刻,我就对这“山井”产生了点兴趣。回来之后,我就开始琢磨了。这山上的井,以前是干啥用的?谁挖的?挖一口井得费多大劲儿?
于是我决定下次再去的时候,好好研究研究这口井,顺便看看这山上还有没有类似的。说干就干,隔了一个礼拜,我又上山了。这回我有备而来,带了手套,还带了把小工兵铲,想着稍微清理一下井口周围,看得清楚些。
- 第一步:清理井口。我先把井口周围的杂草和灌木给拔了个七七八八,然后用工兵铲小心地把井圈边缘的浮土和落叶给刮掉。这石头垒得还挺讲究,虽然风吹日晒的,但大体结构还在。
- 第二步:观察井壁。我趴在井边,用手机打着光往下照。井壁也是石头砌的,能看到一些缝隙。可惜太深,也看不清底下具体啥情况。
- 第三步:周边勘察。我在这口井的附近又转悠了好几圈,想看看有没有其他类似的遗迹,或者有没有什么能说明这井用途的线索。还真让我在不远处又发现了一个更小的,几乎完全被埋起来的石头坑,看着也像个井的雏形,但更破败。
我一边清理,一边拍照,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虽然没啥惊天大发现,但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的。你想,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年代,要在山上打一口井,那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这每一块石头,都透着当年的艰辛。
琢磨出的味道
通过这回实践,我对“山井”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个取水的地方,更像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我想象着以前的人们,靠着这些井水,在山里生活、劳作,或者仅仅是行路时的一处补给。这些井,曾经也是充满生机的。
就像有些老话说的,“学如穿井”,这挖井的过程,不也像咱们学习或者做一件事情嘛得一点一点来,得有耐心,得下功夫。虽然我没真把这井挖通,但体验了这个寻找和清理的过程,感觉也挺充实的。
有时候我们身边一些不起眼的东西,背后可能都藏着不少故事。动手去接触一下,去探究一番,往往能得到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回对“山井”的这点小小实践,也算是我个人的一点小收获,分享给大家,就当是个乐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