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故人”这个话题。不是啥大道理,就是我自个儿的一些琢磨和实践,算是个记录。
起初的念想
事情得从前些日子说起。那天天气挺我一个人在阳台上晒太阳,暖洋洋的,人就容易放空。也不知道咋回事儿,脑子里就突然蹦出几个老朋友的影子,有些是很久没联系的,有些,是再也联系不上的了。心里头一下子就有点堵得慌,不是那种撕心裂肺的疼,就是闷闷的,有点空落落的。
也不喜欢憋着。以前年轻气盛,觉得有些情绪就得压下去,显得自己多坚强似的。现在年纪上来了,反倒觉得,有情绪就得面对,不然它老在你心里头作祟,更难受。
我的捣鼓过程
我就开始琢磨,怎么跟这些“故人”的情感好好相处。我没啥高深理论,就是瞎捣鼓。
第一步,我先是让自己沉浸一下。 对,你没听错,就是主动去想。我没刻意回避那种思念感,反而就让它那么涌上来。我想起了以前跟他们一起干过的傻事儿,说过的话,去过的地方。有的回忆甜丝丝的,有的,带着点酸楚。
然后,我就翻箱倒柜,找出那些老物件儿。 可能是几张泛黄的照片,可能是一封当年写的信,也可能就是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但它能勾起一大串回忆。我把它们摊在桌上,一个一个看过去,摸一摸。感觉挺奇妙的,好像那些时光一下子就拉近了。
看着这些东西,我心里头那些翻腾的情绪,好像找到了一个出口。我发现,重要的不是忘记,而是怎么去记住。
我就试着跟他们“说说话”。当然不是真对着空气喊,有时候我会在心里默念几句,有时候会拿个本子,想到啥就写点不拘格式,就跟聊天似的。比如会写:“老王,你当年借我的那本武侠小说,我还没看完,结果你小子就溜了。”或者“奶奶,您做的红烧肉,我现在还馋着,自己怎么也做不出那个味儿。”
这过程,有时候写着写着,眼眶子有点湿,但写完之后,心里头反倒轻松了不少。感觉那些没来得及说的话,没能再续的情谊,通过这种方式,好像有了一个小小的延续。
琢磨出点啥
我还发现一个事儿,就是别怕跟身边的人提起他们。以前总觉得,老提过去的人,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我沉溺过去,或者给人家添堵。后来我试着跟家人或者聊得来的朋友,偶尔分享一些跟故人有关的趣事或者感触,发现大家都能理解,有时候他们也会分享他们的故事,这种感觉挺温暖的,不孤单。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处理方式也不同。我这套法子,就是我自个儿摸索出来的,土是土了点,但对我来说还挺管用。
- 正视它:别回避,思念就思念,难过就难过一会儿。
- 找寄托:老照片、旧物件、写点东西,都行。
- “聊聊天”:心里默念也写下来也罢,把想说的“说”出去。
- 适当分享:跟信任的人聊聊,别把自己憋坏了。
这么一通捣鼓下来,我感觉心里头那块关于“故人”的地方,没那么沉重了。它还在那儿,但更像是一个温暖的角落,存放着一些珍贵的记忆。想起来的时候,有怀念,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平静和感激。
行了,今儿就叨叨这么多。算是我自个儿的一点实践心得,希望能给有类似感受的朋友一点点启发。日子还得过,带着美好的回忆,好好往前走,比啥都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