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娥投炉这事儿,我一开始还真搞不明白为啥出名。这不就是古代的一个小故事么?后来闲着没事干,就琢磨着去查查看,反正就当消遣打发时间呗。
头几天,我先翻家里的旧书堆。我爷爷那儿藏了一大堆老书,啥《民间故事集》《神话传说》都翻出来了。拿着书翻来翻去,找得手都酸了,总算在里头发现李娥投炉的章节。那书讲得贼简单,就说李娥是个普通妇女,为了救自己孩子跳进铁炉子里自杀。我看完了直犯嘀咕:这也太夸张了点儿,啥人能傻到跳炉子里?
越想越来劲儿,我就跑去镇子上的小茶馆。跟几个老人瞎聊,一说起这故事,老头子们就摇头晃脑地拍桌子。“你这娃儿懂那是咱们老祖宗的榜样!” 我听了更懵圈了,干脆多问问人。茶馆里碰上个教书老师,他抿着茶水慢悠悠讲:这事儿在戏曲里头常演,像《白蛇传》那种,但李娥更惨,是真豁出命去。我还追着问他细节,搞得服务员差点儿过来赶人。
接着几天,我又往文化馆溜达一圈。那儿展览着老画儿,还真有李娥投炉的木版画和剪纸。眯着眼瞧了半天,画得血淋淋的,几个游客在旁边指指点点,说什么“牺牲精神”“英雄母亲”。我一听就冒火:这不是瞎吹捧么?现实里跳炉子多疼,谁信这破事儿?
琢磨透了,我开始整理这些破经历。发现李娥出名的道理挺扯的:
- 文化影响:说白了,就是老被拿来当教材,忽悠人要听话、肯牺牲。戏曲画儿都炒作它,搞得老百姓觉得这是美德。
- 现实意义:现在社会更扯了,有些领导开会还在提这事儿,意思是别当自私鬼。我听得恶心,现代人谁傻到真去跳炉子?但潜移默化的,确实能让人反思点家庭观念。
折腾这一大圈,我就得出个出名全凭运气,故事传着传着就邪乎了。害得我白白花时间查书、跑腿儿,结果就跟看狗血剧似的。以后这种事儿,我打死都不碰了——太浪费感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