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理老房柜子时翻出个旧铁盒,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整整齐齐码着几套不同年代的人民币。好家伙!这不是我爸念叨了二十几年的"传家宝"吗?兴奋劲还没过,邻居王婶就拎着张1980版的紫色五块钱冲进门:"大侄子快帮我瞅瞅,人家说值三千!"
一、翻箱倒柜查家底
抱着铁盒直接坐地板上开始分类。先拿手机查年份:1953年红一块是二版币,1960年拖拉机手一块算三版,还有这套1980年十块钱带凤凰水印的是四版...
重点翻三件事:
- 票面数字冠号带不带字母(王婶那张JX开头算稀有冠)
- 水印在光底下透不透得清楚
- 边角有没有被胶带粘过的黄印子
二、菜鸟踩坑实录
揣着三张所谓"错版币"直奔文化市场。刚摸出张1980年五十元(正面工人头像领口少条线),穿汗衫的摊主就嗤笑:"小老弟玩这个?"他掏出放大镜怼到钞票左下角:"机器磨损的线头都没清干净,这叫'油墨漏印',洗过澡的票子!"
折腾一上午收获如下:
- 第二套红色五块钱缺个角——废纸
- 第三套车工两块钱水印模糊——值个三百
- 唯独1962年背绿带星水印的一角钱,摊主眼睛突然发亮:"这个数收"(伸出三根手指头)
三、血泪换来的经验
跑断腿总结出三条干货:
- 版本比新旧重要:2000年梅花五角硬币要是带"国"字缺笔,价格翻千倍
- 成套才够劲:散张1980年五十元卖五百,凑齐四版币全套能过万
- 保存决定生死:同样第三套大桥两毛钱,带折痕的二十块,四角尖挺的能卖八百
抱着那沓"传家宝"回家,我爸问起值不值钱,我就说了大实话:"咱家这些连个评级盒子都进不去,王婶那张假票子倒是给她孙子换了两套真题卷——这大概就是最实在的升值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