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克效果到底咋样?实测一个月告诉你真实感受

天美租号

为啥突然测试这玩意儿

上个月刷手机,天天被那个“哈斯克效果”的词儿刷屏,吹得天花乱坠,什么躺着就提升自律性,改善生活效率。我心说得了,真有那么神?干脆自己试试,当一把小白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说干就干的前期准备

第一步肯定得整明白到底啥是哈斯克效果。查了一圈,说得玄乎,核心就一点:在你打算干的活儿旁边,放个倒计时器,看得着听得见那种,据说能让你更专注更快干完。 行,听着简单,家里正好有个做面包用的旧计时器,拿出来擦擦灰,翻出个手机支架给它固定住。准备工作三分钟搞定。

一个月的实战记录

开始可真不容易,感觉自个儿像个演员,傻不拉几地在书桌边支个大闹钟。

  • 头两天:鸡飞狗跳。 每次开始做事就“咔哒”一声按下计时器,跟打枪发令似的。结果倒响声越大,我越紧张,看两行字就得瞟一眼时间,根本静不下心。感觉这玩意儿不是在帮我,是在催命。
  • 一周之后:稍微习惯点。 忍着别扭劲儿,逼自己不看它。别说,真熬过最初那阵烦躁,手头活儿倒是顺溜点了。特别是处理邮件、填报销单这种烦人但不用动脑子的活,瞅着时间一点点跑,手指头也跟着动快点,想摸鱼的念头被那“滴答滴答”声音烦回去了。
  • 第二三周:时灵时不灵。 这破效果跟抽风似的。写稿子这种得动脑子的活儿,计时器开着反而更乱,老琢磨还剩几分钟,打断思路;但收拾屋子、洗衣服这种体力活,定个15分钟倒计时,真跟打了鸡血似的框框干。开始理解为啥有人说有用有人说没用,完全看你干啥活儿。

一个月后的真实感受

终于熬到一个月结束,最大感觉是:这玩意儿被神话了,但它也不是全没用。

你说它能像宣传那样翻天覆地提升效率?纯扯淡。我还是会刷手机,还是会拖拖拉拉。指望靠个闹钟就变自律超人,做梦去。

但有点还真给碰着了:对付那些特别讨厌、特别容易拖延的简单重复任务,计时器那“咔哒”声和倒数,真能形成一股推力。 比如面对一堆要扫的文件,设个15分钟,听着时间流走,心里会骂骂咧咧地想“算了算了赶紧搞完拉倒”,手脚麻利很多。一个月下来,这类“硬骨头”啃掉的确实比上个月多点。

另外发现个小妙用:防上头。 有时刷短视频一刷忘了点,现在刷之前顺手按个10分钟倒计时,时间一到铃声大作,效果拔群!比我自己那点可怜的意志力强多了。

总结下来的大实话

哈斯克效果不是万能药,也治不了懒癌晚期。 把它当个神秘高科技?真没必要。但你要说它完全是个废物,也有点冤。就把它当成一个小工具,在需要点外力的特定时候拉出来用用。比如:

  • 应付简单重复的破事
  • 阻止自己在某些事情上耗太久

一个月下来,它肯定没能让我脱胎换骨,但厨房里那个沾上点油烟的旧计时器,我决定不扔了。下回面对烦人的活儿,还得让它出来“滴答”两下。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