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维基百科谁都能编辑?扯淡!我头回碰壁差点删号跑路。今儿掰开揉碎唠唠怎么往里塞内容,保真踩坑实录。
第一步:愣头青直接开干
瞥见老家村口那棵三百岁老槐树没词条,撸袖子就冲。登了账号直奔搜索框,啪啪敲“张村大槐树”——好家伙,压根没这页。心说这不白给吗?反手就点“创建页面”按钮。
第二步:当头一盆冷水
刚在编辑框码了五行字,啥“三人合抱”“枝繁叶茂”的漂亮话,手指头悬在发布键上直哆嗦。慢着!瞟了眼右下角黄色警告框:“建议先提交草稿”。查了守则才惊醒:新账号直接创建条目百分百被机器人当垃圾删,血泪教训!
- 吭哧注册个账号就硬上?必死
- 直接写条目正文?秒删
- 没参考文献?坟头草三米高
第三步:老实走新手村
蹲了两天新手任务区。接了个“给现有条目加参考资料”的活儿,挑中“北方传统面食”词条,抡起键盘给“饸饹面”那行补了篇地方志截图。提交五分钟,左下角“编辑已发布”跳出来那刻,真比中彩票还兴奋!
第四步:磨刀霍霍向草稿
攒够三次编辑权限,杀回我的老槐树。这回学乖了:
- 翻箱倒柜刨出县志扫描件
- 扒拉出当地旅游局官网介绍页
- 剪贴了民俗学者论文片段
整个周末窝在草稿页敲字,连标点符号都对照着格式手册改三遍。提交前鼠标在“参考文献”栏检查了八回——少个ISBN号都能要命。
第五步:熬鹰式等审核
提交完以为完事了?天真!晾了三天邮箱纹丝不动。第四天凌晨两点,手机“叮”一响:“草稿待完善”。心提到嗓子眼点开,管理员批注血红大字:“当地媒体报道在哪?”连夜翻出十年前县电视台报道录像,硬是手打全文转录当证据补上。
那一哆嗦
又干等一周,某天蹲厕所刷手机突然弹出通知:“张村古槐树条目已发布”。点开链接那瞬间,手抖得差点把手机摔坑里。词条底下赫然挂着我的用户名,还有仨路人点赞了编辑记录!
干货塞这儿:
- 新号别想着建新条目,先当补丁匠练手
- 参考资料不是摆设,每个句号后面都得挂文献
- 草稿页就是护身符,没它直接发布等于跳崖
- 管理员比甲方还难搞,较起真来让你怀疑人生
现在路过村口老槐树都偷着乐——树皮上刻着“详见维基百科”不是梦!这破站门槛是钢做的,但翻过去就是春光灿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