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白云观门口喝茶碰见个有意思的事儿。俩年轻人捧着手机争论啥“仙鹤童子到底算不算神仙”,嗓门大得把树杈上的麻雀都吓飞了。我端着茶缸子凑过去听了一耳朵,才发现他们连仙鹤童子住哪个部门、听谁指挥都没搞明白。回家我就翻箱倒柜把去年跟老道长蹲墙角记的笔记翻出来了。
一、查资料差点栽进故纸堆
去年开春我跑省图想查仙鹤童子的来历,结果直接撞进迷宫。道藏那些竖排版繁体字看得我眼冒金星,什么《上清灵宝大法》《云笈七签》堆得比我还高。有个管理员大爷看我趴桌上薅头发,敲了敲我桌角说:“小伙子,找坐骑童子不如去后院瞧真家伙。”
他这话倒点醒我了——第二天大清早我就蹲在白云观后院栏杆外头等。刚过七点,真看见穿蓝褂子的道爷端着小米往青石板撒。扑棱棱飞来三四只丹顶鹤,红冠子配白羽毛确实仙气飘飘。可盯着看了半个钟头,除了它们抢食啄架,半点“童子”的影子都没见着。
二、蹲点观察碰上新线索
正当我准备撤的时候,道观侧门突然出来个小道士。这娃娃看着顶多十四五岁,端着比脸还大的铜盆往仙鹤群里走。说也奇怪,刚才还在互啄的鹤群唰地列成两排,伸长脖子往小道士怀里蹭。
“青玉!不许抢师妹的梳子!”小道士突然拍了下某只鹤的后背,那被点名的鹤居然缩着脖子退后半步。我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敢情这些仙鹤真听得懂人话?趁他们回廊下休息的空档,我赶紧拦住小道士搭话。
三、老道长揭开关键身份
小道士嘿嘿一笑,指着最壮的那只仙鹤说:“您看它脖子后头那撮金毛没?我们观里都叫它金童子。”看我满脸写着不信,他干脆引我去见负责养鹤的陈道长。
陈道长在茶房沏着茉莉花茶,听我问仙鹤童子的事笑得直抖袖子:“电视里演的那种白衣小仙童?那叫神格化形象!”他蘸着茶水在石桌上画了个金字塔:
- 最顶层:太乙救苦天尊(管人间疾苦的大领导)
- 中层干部:九色莲花台(天尊的公务专座)
- 基层执行:仙鹤童子(跑腿联络专员)
重点来了:老道长说凡人根本看不见真童子,凡间出现的仙鹤都是童子的“工作服”。他讲去年做法事时亲眼见过:香案上的烛火突然转成青色,七八只纸鹤无风自飞,绕着房梁转三圈直奔西边去了——那是救苦殿的方向。
四、搞清童子的实战价值
最让我拍大腿的是道长那句话:“你以为童子就管送信?人家还要帮迷路亡魂带路嘞!”他指了指后山方向。原来本地有个习俗:清明总有人把先人照片系在仙鹤雕塑脚上。起初以为是图漂亮,后来才明白是托童子引路的意思。
现在我算整明白了:仙鹤童子本质是带翅膀的基层公务员。天天驮着顶头上司太乙救苦天尊到处巡察,顺手帮迷路鬼魂搞GPS导航。虽说在仙界地位比不上三清四御,但就像小区物业最勤快的管家,大事小情都指望他跑腿!下回谁再争论童子算不算神仙,我就撂句话:没这“快递小哥”,神仙系统都得瘫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