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着刷手机,看到个《热血高校实力排行》的帖子在首页飘红,点开一看嚯,名校云集,各种专业名词分析得一板一眼。我心说这玩意儿靠谱么?去年给孩子选高中时就被这类榜单坑过,这回非得亲手扒扒皮!
一、动手前先留个心眼
我先掏出小本本,把网上传得最凶的某机构“十强榜单”抄下来:育才、德明、启星…再对照教育局官网公布的去年高考成绩——好家伙,前十名里对不上三个!连省重点实验中学都排到二十开外了,这水分怕不是太平洋级别?
二、实地开测见真章
周六起了个大早,揣着自制的“三件套测试法”直奔名单上的学校:
- 操场蹲点:掐表看学生晨跑速度,结果号称体育强校的启星中学,第二圈就有人走着了,倒是排第七的城西中学全员匀速跑完全程。
- 教室扒窗:趴着窗户缝偷听十分钟,标榜精英教育的德明高中物理课,底下玩手机的比抬头的多;反观没进榜的十七中,老师讲题时学生笔记唰唰响。
- 小卖部侦察:午休冲进校内超市,发现榜单冠军育才中学的学生堆在零食架前疯抢薯片,而默默无闻的三十二中学生在书架区讨论新到的《真题解析》。
三、排名陷阱现原形
蹲点三天攒了厚厚一沓记录,回家摊开对比直接惊呆:
- 网上吹爆的“顶尖名校”,实地看反倒纪律松散
- 所谓“升学率97%”的学校,查教育局档案发现复读生占了四成
- 最离谱的是,排第三的学校去年实际高考人数才200人,榜单却按500人规模算升学率!
连夜给当老师的朋友打电话,他冷笑说:“排名的钱到位了,野鸡也能变凤凰!”
四、意外收获的真相
本来打算测完发个打假帖收工,没想到一站在三十二中校门口撞见排榜公司的人!那西装男正跟校长掰扯:“您再追加八万,下季度保证进前三…”好家伙,我假装系鞋带偷拍全程,手抖得手机差点砸地上。
晚上整理素材时越想越怵,想起当初轻信这类排名差点耽误孩子。实测最大的意外不是榜单造假,而是很多踏实做教育的普通学校,正被这套生意经逼得走投无路——这哪是选学校?分明是拼谁更会吹牛皮!
(注:文中涉及学校名称均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