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起来聊聊鬼蝉这玩意儿,纯粹是前阵子回老家翻我奶那旧箱子惹出来的。你说巧不巧,压在箱底居然有几张破破烂烂的油纸,上头用毛笔描着些细长条、像个脱了壳的知了似的东西,旁边歪歪扭扭写着“鬼蝉衣”。我奶看见我翻出来,脸都变了,赶紧叫我塞回去说“晦气东西别碰”,嚯,这可把我好奇心彻底勾起来了!
一、查资料查得头昏眼花
回城里后我立马开电脑搜,“鬼蝉传说”几个字打进去,结果蹦出来的全是些游戏攻略跟玄幻小说!翻了几十页,屁个正经资料没有,蛋疼的是偶尔看到一两篇老论坛帖子,里头的图片还全是失效红叉叉。气得我直接把浏览器关了——这网上冲浪冲了个寂寞,活见鬼!
二、愣是跑回乡下蹲点
网上的路走不通,我犟劲儿上来了。上个周末直接杀回老家乡下,揣着包烟就去找村里最老的李爷。老头儿坐树荫下打盹儿,我递根烟过去,他眼皮一抬:“小子,又想打听啥稀奇古怪的?” 我赶紧把手机里拍的油纸照片给他看。李爷眯着眼瞅了半天,烟灰掉裤子上都忘了拍:“咦?这玩意儿……早些年倒听我太爷爷提过一嘴。”
李爷啜了口烟,慢悠悠说开:“老古话讲,这鬼蝉不是活物!说以前谁家要是有大冤屈,人死了咽不下那口气,等尸体埋进土里,怨气就聚在坟头边的知了壳上。那壳,自己吸地气,吸露水,慢慢地就长成这种油纸样,薄得跟影子似的,就叫鬼蝉。” 他说到这,压低嗓子,“这东西邪乎得很!谁要是手欠捡了家去,半夜铁定能听见指甲刮木头的声儿,‘滋……滋……’ 没完没了,轻则大病,重则丧命!以前村东头赵寡妇她儿子,不信邪捡了个回去做书签,没出三天就高烧说胡话,满嘴喊着‘别抓我脚!别抓我脚!’还是找了邻村神婆子,把蝉衣扔回坟山老林子里才消停。”
三、差点真信了邪
听完李爷这话,我后背凉飕飕的。鬼使神差就想起我奶那个大箱子——里头可还有几张!心里开始打鼓:我说怎么上次拿完那油纸之后,半夜老听见厨房有悉悉索索的响动,还以为是老鼠!越想越怵,冷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我赶紧追问李爷:“那……那后来那些捡回去中邪的,真没得救?”
李爷看我脸都白了,噗嗤一声笑出来,烟屁股差点烫到手:“瓜娃子,瞧把你吓的!”他顿了顿,把烟头碾灭,“实话跟你讲,那赵寡妇儿子,压根不是捡的蝉壳! 他是偷着去河里炸鱼,火药塞多了,炸糊了一身皮!又怕他娘揍,躲林子里不敢回家,硬生生冻发烧了!那‘鬼蝉衣’是神婆子怕丢脸现眼,顺口编出来唬人的幌子!”
好家伙!搞半天!我气得直跺脚,这弯儿绕得也太大了!合着传了百八十年的鬼故事,竟是个熊孩子炸鱼惹的祸! 李爷笑得直拍大腿:“你以为?老物件儿,包浆厚,故事更厚!真假掺和着传几代人,芝麻就能吹成西瓜! 那几张油纸片子,八成就是古早做风筝剩下的,被你们家老祖宗随手一塞,倒成了‘镇箱之宝’!”
行,这一趟“实践”给我整的,前半段寒毛倒竖,后半段哭笑不得。临走把包里的烟全塞给李爷了——甭管真假,这故事绝对值一包烟钱!下次再翻奶奶箱子,瞅见啥古怪玩意儿,我看还是直接问比较稳妥,自己吓自己可太傻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