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到影视飓风的片子,直接被他们的剪辑节奏震住了,想着咱这业余选手能不能学两招。翻了一堆教程眼睛都看花了,自己捣鼓半天,摸出几个小白也能上手的笨办法。
第一步:先把素材当积木
打开剪辑软件啥也没干,直接新建项目建了七八条时间轴,给它们标上“空镜特写”“人物中景”“转场备用”这些名儿。手机拍的狗屁素材全往里塞,也不管用不用得上。结果找画面的时候像翻工具箱一样,鼠标滚轮哗一划拉,想要烟火镜头直接拽进主轨道,比之前在几百条素材里扒拉快多了。
第二步:逮着原声死磕
有段采访视频杂音大得像在菜市场,心一横直接把环境音干掉了。重点来了:用手机录音功能重新录了自己念台词的声音,还学教程里说的把毛巾捂在手机上假装专业。合成的时候发现人声太干,又拖了段咖啡馆白噪音垫在后面,调到15%音量藏着。导出试听居然真像那么回事儿——虽然仔细听能发现我普通话带蒜味口音。
第三步:转场别瞎折腾
刚开始学人家疯狂叠特效,什么火焰撕裂粒子飞舞整得跟网页游戏广告似的。后来直接把花哨转场全删了,就靠两招:
- 同一动作跨镜头剪辑,比如拍咖啡杯举起——切不同角度——放下的画面
- 遇到硬切太跳的片段,直接叠个0.5秒的渐黑过渡
省下半小时调特效的时间,全拿去调整音量波形了。
第四步:关键帧当救命稻草
有段产品展示拍得跟得了帕金森似的,手抖得没法看。用关键帧硬救:画面放大到120%框住产品主体,然后左手按←→键一帧帧挪,右手狂打关键帧锚点。三分钟镜头折腾四十分钟,导出来居然稳得像上了三脚架——当然背景都扭曲成哈哈镜了,反正甲方又不懂。
现在剪完片子至少能流畅播完,上次发朋友圈居然有人问是不是报班学的。要我说影视飓风那些花活咱整不来,把基础操作当搬砖活儿干反而实在。就像老木匠说的:榫头对不准就多削几次,总比拿胶水硬粘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