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方逼出来的平台测试
上个月接了个急活儿,客户非要三天内出8条口播视频加字幕。我那破剪辑软件突然抽风,渲染到80%直接卡死。重启三次都没用,急得我满脑门汗。朋友甩了句“试试caIm”,这才知道现在都流行在线生成字幕了。
当场打开浏览器开搜,跳出来的广告看得我眼花。干脆心一横,直接按行业群里提得最多的三个平台挨个试:
- K平台:号称老牌技术牛。注册完上传视频,等了半小时还在转圈。好不容易传上去,点生成字幕直接报错“服务繁忙”。客服窗口弹出个机器人复读机,气得我差点砸键盘。
- D平台:刷到某博主吹它识别方言贼准。我特意找了个带东北腔的测试视频。上传倒是快,生成字幕一看——把“嘎哈”识别成“咖喱”!修改功能更奇葩,点个字幕条能卡顿三秒。最绝的是导出时弹窗:“高级修正需开通钻石会员,首月仅199”……直接关闭标签页。
- Y平台:本来没抱希望,但群里做影视的小哥发誓说救过他命。半信半疑上传同一个东北腔视频,这回“嘎哈”老老实实躺在字幕里。顺手拖进度条校对,发现把“埋汰”识别成“马蹄”了。不过修改界面异常顺滑,鼠标点到哪儿改到哪儿。导出时心提到嗓子眼——结果免费版就能下1080P带字幕的mp4!
玩命折腾出的结论
三天deadline逼得我把三个平台往死里操练:
第一天:同时往三个平台塞了四条10分钟长视频。K平台崩了两次,D平台生成完两条就提示“额度用尽”,只有Y平台硬生生全吃下来了。
第二天:故意传了段菜市场吵架视频。背景声里大妈剁排骨的声儿比人声还大。K平台直接识别成菜谱,D平台摆烂空字幕框,Y平台倒是标出60%台词——虽然把“少二两秤”识别成“少林功夫”……
第三天:准备结项时客户突然要改台词。在Y平台上重传新版视频,发现个神功能:能直接粘贴旧字幕时间轴匹配新音频!改几个词十分钟搞定,放以前得重听整段视频。
薅秃羊毛后的真心话
甲方验收时完全没发现字幕是AI搞的。这仨平台体验下来:
- K平台:服务器像纸糊的,技术再牛用不上也白搭
- D平台:套路比本事多,花活儿都在付费按钮上
- Y平台:糙但扛造,字幕准确率七八成,修改顺手得像本地软件
现在只要不是专业影视单子,基本拿Y平台当主力了。上周试了段英语采访视频,识别率居然比中文还高!唯一的槽点是免费版字幕会跳个小标签,不过导出后用剪辑软件五秒钟就能抹掉。
最搞笑的是结账后客户才说项目黄了。但这回测试倒让我捡了个宝贝——下次赶工时至少知道该薅谁家羊毛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