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到董玮讲生意的视频,这人说话嘎嘣脆,三条经验听得我直拍大腿。正好自家米粉店最近生意半死不活,干脆拿自己店当试验田搞一波。
第一条:先找到谁掏钱,再琢磨卖啥
以前我总琢磨“招牌酸辣粉多好吃”,董玮一说才醒过味儿。中午蹲店门口盯了两小时,发现学生党最爱点12块套餐饭,隔壁工地大哥专挑15块加量版。晚上直接搞了个土法子——弄个小本本记单子:学生点单画正字,工人画圈圈。结果第三天就摸出门道了,学生嫌粉太油要加豆芽,工人总嚷嚷“老板多给两片肉呗!”
立马让后厨改菜单。学生套餐塞满脆豆芽,工人版多铺三片卤肉,价格一分没涨。好家伙,周五中午翻台翻了三次,灶台的火苗子都快撵上我脑门汗珠子了。
第二条:钱要花得听见响
董玮说“当老板的得会抠”,我对着视频直嘬牙花子。翻出压箱底的账本一瞅,上月光买花里胡哨的调料瓶就干进去八百多。狠心把淘宝购物车清了,转头骑三轮跑批发市场。跟调料摊老刘磨了半小时嘴皮子,扛回来二十斤散装辣椒面,省下的钱换了台二手电风扇——现在客人嗦粉时候不再骂骂咧咧擦汗了。
最绝的是冰箱囤货。原来总怕不够卖,牛肉丸冻得能当砖头使。现在改成早晚两趟补货,卖不完的肉末晚上直接炒成臊子送小菜。光这招每月少扔三百块钱食材,后厨老王说现在削土豆皮手都不哆嗦了。
第三条:回头客是亲祖宗
这条我最打怵。以前觉得熟客不用伺候,结果上个月眼睁睁看着李叔拐进对面饺子馆。这回学精了,结账时跟客人唠十秒钟嗑:学生妹问“期末考完没”,工人递烟问“今儿活累”。有回听见张大婶咳嗽,第二天直接端了碗姜汤送过去。
刚开始差点翻车。学生妹说我送小菜是快过期的,急得我当场拍胸脯保证现炒的,转头把厨房监控屏戳到她眼前。现在这帮小崽子来吃饭,书包往柜台一甩就喊“叔!老规矩!”
整一个月折腾下来,月底算账手都在抖。流水涨了四成不说,调料钱省了五百,最邪门的是晚高峰居然要排队——这事我上次遇见还是三年前创城检查。昨儿收摊前看见张大婶拉来七八个跳广场舞的姐妹,边嗦粉边嚷嚷“董玮说的对,做生意就是做人”
现在信了,生意经不在书架上,在天天跟客人的唾沫星子里打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