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儿就唠唠我最近捣鼓的女巫知识这事儿。纯粹是上周闲着没事刷剧,里头神神叨叨的女巫情节看得我心痒痒,寻思着现实里的女巫到底整些啥活儿?于是我就屁颠屁颠开始鼓捣了。
第一步:瞎找乱看一头雾水
我寻思上网搜呗,敲了个“女巫知识”回车下去。好家伙!蹦出来的玩意儿五花八门,什么草药占星、水晶魔法、咒语仪式、神灵崇拜……看得我眼都花了。一堆外国词儿,威卡(Wicca)、凯尔特、传统巫术啥的,完全搞不清谁是谁。还有卖水晶香薰的、开班授课的,感觉像掉进杂货铺,根本抓不到头绪。
乱看半小时,整个人都不好了。啥都没弄明白,就记住几个零碎词:满月得搞仪式,草药能治病下咒,水晶好像能……充电?感觉学这玩意儿比当年考驾照科目一还费劲。
第二步:硬着头皮啃点儿正经的
一看网上太水,我就琢磨得找点儿“书”。翻箱倒柜找出我那常年吃灰的电子阅读器,搜了几本封面看着没那么玄乎的基础入门书。开始正经翻。
花了整两天时间,连蹲厕所都在看,总算捋出点儿门道:
- 草药是门大学问:不是随便薅把草就行的。哪些能消炎止痛(比如薰衣草、金盏花),哪些碰都不能碰(剧毒!),哪些得对着月亮晒干才有用,讲究贼多。我试着按书上的方子,拿洋甘菊和薄荷煮了壶安神茶,味道嘛……有点怪,喝完倒是真犯困了。
- 仪式感拉满:书里老强调“圆圈”(Cast Circle)。大概就是在地上或心里划个圈,把自己保护起来再进行仪式。我拿粉笔在阳台水泥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圈,点上家里驱蚊用的香薰蜡烛(没找到仪式蜡烛),然后学着书里念了几句(自己也听不懂),感觉…像在玩过家家,就是后背有点儿发凉。
- 月亮是个大挂件:满月新月残月,每个月相干啥都有说法。满月祈福许愿能量最强,新月适合新开始。我专门查了下次满月时间,闹钟都设好了,打算到时候正经试试。
- 符号和工具多如牛毛:五芒星、坩埚、小刀(Athame)、魔杖…看得我眼花缭乱。魔杖这玩意儿,书上说最好是天然树枝自己削。我下楼溜达捡了根掉落的榆树枝,回家拿菜刀吭哧吭哧削了半天,削得跟个歪头扫帚柄似的。权当是练手了。
第三步:别光看,动手整点实在的
看多了理论觉得飘,决定搞点接地气的。
挑了个最简单的活儿:配一包“安睡小香囊”。
- 按书上说的:薰衣草(放松)、洋甘菊(安神)、一点雪松木屑(驱散烦忧)。
- 家里只有薰衣草干花(之前香包拆的),洋甘菊是泡茶的,雪松木屑…把我家猫抓板拆了刮了点下来,凑合。
- 找了个红色小布袋(过年装压岁钱剩的),混合塞进去。
- 重点来了:得注入意愿。我把小香囊捂手里,闭眼使劲想“好好睡觉”、“噩梦退散”,憋得脸都快红了才感觉“劲儿”差不多使够了。
把这宝贝压枕头底下睡了三天,感觉?该做梦还是做梦,不过捏着那袋子闻着淡淡香味,心里确实踏实点儿,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第四步:想通了一件事
折腾这一大圈,我算整明白了。女巫知识压根不是什么速成修仙秘籍。它更像一套复杂的“生活方式工具包”:
- 研究自然:跟植物、石头、星星月亮这些玩意儿死磕。
- 自我修炼:搞冥想、练直觉,努力感知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
- 仪式聚焦:用一堆动作和象征物把自己从日常中抽离出来,把“念头”像放大镜聚焦太阳光一样增强。
- 历史文化大杂烩:不同地方的女巫玩法还不一样,背后都有自己的一套故事和规矩。
那些玄乎的咒语手势,说破天了就是帮人集中精神、相信自个儿能“成事儿”的一套心理暗示工具。至于草药水晶能量有没有用?至少我那安睡香囊里的薰衣草,科学上都认证有放松效果嘛
叨叨几句
研究小半个月,笔记本都写满了,感觉自己连门框都没摸到。最大的收获,可能是泡花草茶时会更认真闻闻香味,抬头看月亮时多了几分好奇。不过网上有些玩意儿吹得天花乱坠,比如啥三天召唤精灵、七天变富婆…趁早拉黑。脚踏实地点儿,先认清楚阳台长啥草比较实在。
对了,那书上还说女巫有神秘集会啥的,我楼下广场舞大妈聚会我倒是知道时间和地点…这算不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