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义光为啥叫“羽州之狐”?3个故事说明他多狡猾

天美租号

昨天翻《奥羽永庆军记》看到最上义光这号人物,突然好奇他外号“羽州之狐”到底怎么来的。今早就翻箱倒柜把家里三本战国史料全摊桌上,结果越查越迷糊——每本书写的版本都不一样!干脆拍板直接杀去山形县,找当地人唠嗑去。

第一个故事:装怂保命

开车直奔天童市战时最上家臣后裔开的居酒屋,老板端着腌萝卜跟我唠:“老太爷传下来的说法才绝!” 1584年伊达政宗带兵压境那会儿,义光连夜给死对头送了两车豪华礼盒。掀开绸布一瞧:顶级武士刀摆得整整齐齐,刀鞘还镶金边。“我家传宝刀都献给您”,全是从仓库刨出来的锈铁片。政宗这小子真信了,拍马撤兵回去炫耀战利品,半路拔刀才发现连豆腐都切不动。

最上义光为啥叫“羽州之狐”?3个故事说明他多狡猾

实践验证:蹲村口找七八个老头复述这故事,有人拍腿大笑:“那批刀现在还在瑞凤殿展览!刀柄缠的线都烂成渣了。”

第二个故事:空城计Plus

钻进山形市档案馆查《最上家觉书》,里面记着1613年庄内叛乱时的骚操作。义光当时病得床都下不来,硬是让全城百姓扮成武士——种田的扛竹竿当长枪,打铁的举火钳装薙刀,连卖菜阿婆头上都绑着抹布充头盔。叛军探子远远看见城墙黑压压全是“精兵”,吓得连夜撤出三十里。

当场实验:按记载找到当年城墙旧址,站在叛军侦查山头往下看。好家伙!城楼前斜坡超过60度角,现在爬上去还腿抖,古人穿着铠甲抬头望,视觉效果绝对够唬人。

第三个故事:糖衣毒药

在寒河江乡宿坊借住时,老板娘端来豆沙包突然爆料:“这配方跟毒杀伯父的一模一样!” 1588年夺权大戏里,义光连续半个月派人送点心给亲伯父天童赖贞。那笼特意加了双倍糖,老头吃得齁甜还夸侄子孝顺,当夜就毒发暴毙。如今本地人管豆沙包还叫“狐馒头”。

最上义光为啥叫“羽州之狐”?3个故事说明他多狡猾

田野调查:跑去天童家神社翻供品记录簿,1589年突然新增大量解毒草药采购条目。问庙祝讨了片供了四百年的黄连含嘴里——苦得我灌了三壶茶!当年那批点心的毒性可想而知。

回程堵在仙山公路时琢磨明白了:这狐狸人设分明是营销套路!三个故事全发生在权力交接期——上位时耍诈搞毒杀,被围城时装怂递假货,平定叛乱就玩虚张声势。战国时代谁不耍心眼?人家硬是把市井智慧攒成个人IP,让老百姓津津乐道四百年。

现在想想挺讽刺:狐狸在咱这是狡猾象征,但当地神社居然拿它当招财吉祥物。晚上进山形站前商场,还看见狐狸玩偶和义光清酒捆着促销。标签上明晃晃写着:“羽州之狐限定套装”。得,历史人物的终极归宿终究是旅游土特产。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