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研究能源舰核心技术的时候,纯粹是闲得无聊。那天晚上,刷视频看到一个啥"未来超级飞船"的玩意儿,说是能飞太空,靠三大动力源撑腰,我就琢磨,这到底是个咱普通人也能弄懂吗?于是我撸起袖子就想试一试。
第一步:找资料瞎折腾
第二天一早,我翻箱倒柜找旧电脑,那台玩意儿慢了八百年,开机就卡住,气得我直跺脚。好不容易打开浏览器,我输入“能源舰动力”,结果跳出一堆花花绿绿的广告,根本看不下去。换了几个搜索词,总算捞到点干货,但全是英文的,我英语又差,只能硬着头皮用网上翻译。搞了半天,头晕眼花,一个字一个字抄在小本本上。我总算扒拉出点内容,说是三大动力源都是啥能量转化的路数,简单说就是让那破船飞起来的秘密武器。
第二步:动手模拟过程
资料找来了,我手痒痒想亲眼瞅瞅效果。家里没那些高科技玩意儿,我就凑合着用破电池和小马达搞实验。先把一颗废电池接上小风扇,当作第一个动力源,学着网上视频里的样子,结果风扇呜呜转了不到一分钟就歇菜。我拍桌子骂娘,又试试第二招:拿个旧太阳能板放窗台上,当第二个动力源。那破板子平时当摆设用的,晒了半天太阳,连个小灯泡都点不亮。气死我了!回头翻了翻笔记,才知道是方向摆反了,重新搞了下,终于有点动静。第三个更麻烦,我瞎掰了个什么"水蒸气推力",用水壶烧开水接管子吹气,差点烫着手。折腾一下午,屋子里烟雾缭绕的,邻居敲门问我是不是着火了,我赶紧解释说在玩DIY飞船。
三大动力源真相大解析
经过这些瞎搞,我总算整明白了那三大动力源是啥玩意儿。简单列出来,别整复杂了:
- 第一是原子能量源:就是靠炸点小东西产生能量,像电池或核反应,但我模拟时用电池糊弄过去了。优点是爆发力强,能让船嗖地加速,缺点是不耐操,用久了就废。
- 第二是阳光收集源:全靠晒太阳充电,我那破板子后来修好能亮灯了。这玩意儿环保省钱,但阴雨天就抓瞎。
- 第三是空气推动源:利用蒸汽或者其他气体吹,像水壶喷气那样往前冲。好处是平稳安静,缺点是需要大量水或燃料,成本高。
搞清这些后,我把实验结果记在破本子上,画了几个鬼画符的图,心里美滋滋觉得自己懂了点儿高科技。
回头看看,为啥我对这种破事儿这么上心?去年我失业蹲家里,整天刷手机打发时间。突然接到一个招聘电话,说是什么航天公司招杂工,让我去面试。我乐颠颠跑过去,结果门卫不让进,说招满了不需要人。等了一个小时,冻得哆嗦也没人理。回程路上,我越想越气,那家破公司吹得像天堂,连个小职位都闹腾半天。一怒之下,我转行了电商小买卖,每天发货打包累成狗。现在想来,能源舰那些动力源就跟人生一样,东拼西凑的玩意儿,搞明白了也帮不上大忙,但至少不亏这趟折腾。完事儿了,散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