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迷上了短跑,特别是100公尺冲刺那个项目。每次跑完都腿脚发麻,成绩还老是上不去。一看,原来鞋子太旧了,穿了两年多了,底都磨平了。这哪行,我得换双新跑鞋!可挑起来头疼死了,网上乱七八糟的推荐一大堆,都说自己牌子我看得眼花缭乱。
刚开始,我就犯了个大错。以为随便买一双贵的准没错,就直接冲去商场,看到有家店在打折,二话不说就掏钱买了款大品牌的鞋。结果?跑起来跟穿着石头鞋似的,脚踝硌得生疼,脚趾还挤成小虾米一样。跑了几天,成绩反而降了。我气得不行,白白浪费好几百块钱。
从头学起,一步一步研究
这下我学乖了,决定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挑。先跑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体育杂志,翻到跑鞋那部分,看了一上午。书里说,短跑鞋得轻飘飘的、包裹性强、跑起来带点弹性。可我试着自己琢磨,还是有点懵。于是又上网搜了搜网友的评价,但评论五花八门,有的说这款防滑好、那款底厚实,乱成一团麻。
没办法,我干脆叫上朋友,一起去几家体育用品店转悠。第一家店的销售老大哥还挺热心,他问我:“你平时跑多少距离?100公尺是短跑,鞋子得轻才管用。”我一听这话,有门儿!就拿起几双鞋挨个试穿:
- 第一双:牌子A,穿上去脚跟裹得紧紧的,像套了个袜子,但脚趾空荡荡的不舒服。
- 第二双:牌子B,鞋底软绵绵的,跑步时很舒服,可跑快了脚丫子往前溜。
- 第三双:牌子C,整体都不错,就是太沉了,拎在手里都觉得沉。
试了半天,腿都站麻了,还是拿不定主意。
反复折腾,得出经验
折腾了一礼拜,我终于明白了,挑跑鞋不能光看牌子,得看合不合自己脚型。我就开始做笔记:先量了脚长宽,再记下每次跑步的感受。有次周末参加个小比赛,正好试试效果。我穿了双朋友推荐的牌子D,跑了两遍:
- 第一次:鞋子太紧,100公尺没跑完,脚踝就肿了,差点摔倒。
- 第二次:换了双宽松点的牌子E,跑得飞快,成绩提了快2秒。
这下我可算找到感觉了!跑鞋的关键就是轻量化和包裹性要平衡。
我在常去的那家小店蹲点几天,试了又试,总算挑中了牌子F的一款。鞋底像弹簧一样,蹬地有力;鞋面裹脚但不挤压,100公尺跑得跟飞起似的。现在跑步也不费力了,成绩稳稳往上爬。
这事儿让我懂了,挑跑鞋就跟摸爬滚打一个理儿——不能急,得慢慢试错。好鞋不如合脚鞋,别听别人瞎吹,自己试出来才是真的。你们要是也想跑好100公尺,记住我的教训:先试穿、再小跑测试,别怕折腾,真选对了,跑起来就跟玩儿似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