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非看李承灿的演讲不可?
前两天刷朋友圈,好几个人在转李承灿那个关于职场效率的演讲片段,夸得天花乱坠。我寻思着这家伙之前搞的玩意儿水分挺大,怎么突然就封神了?心里犯嘀咕,嘴上还是没忍住,周末自己掏钱买了张现场票,倒要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神。
进场就感觉不对劲
提前半小时到的会场,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清一色年轻面孔,人手一本他那本畅销书。我空着手往队伍里一站,倒像个混进来的保洁阿姨。场子比想象中小,座位挤得跟早高峰地铁似的。刚坐下,前排姑娘“啪”地展开张海报,差点戳到我鼻子——好家伙,粉丝自带应援物追管理大师?这阵仗我只在爱豆演唱会见过。
开场整得花里胡哨
准点灯光“唰”地全灭,舞台中央突然打下束追光,李承灿跟个魔术师似的冒出来了。穿着身定制西装,头发抹得苍蝇站上去都打滑。开口第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被低效工作谋杀了人生的受害者!”嚯,这帽子扣得,我差点以为误入了传销组织动员大会。
讲的啥玩意儿?
他拎出三个大屏幕轮流切PPT:
- 第一个案例:说某程序员用他的“番茄工作法魔改版”,半年涨薪三次。我听着听着发现不对——这不就是把25分钟拉长到50分钟吗?改了个寂寞。
- 第二个绝招:鼓吹“邮件清零大法”,要求当场所有人清空收件箱。前排小伙真就低头狂删邮件,我瞅见他手指头都在抖。
- 最绝的是压轴戏:掏出一张布满红叉的流程图,痛批大厂流程是“效率绞肉机”。满场年轻人跟着嗷嗷叫我仔细一看,那流程图连基础节点都标错了,纯粹是为了批判硬凑的。
观众嗨得莫名其妙
台上他突然吼了句:“想不想原地加薪50%?!”下头跟打了鸡血似的喊“想!”,连旁边打瞌睡的大叔都蹦起来鼓掌。我看得直皱眉——具体执行步骤半句没提,光在喊口号画大饼。
中场休息更魔幻。卫生间排队时听见俩小姑娘激动讨论:“李老师说要把老板当工具人!明天我就去怼领导!”听得我差点把洗手液打翻。这哪是职场课,分明是离职动员大会。
硬着头皮实测一周
回家越想越憋屈。掏的钱不能白花,硬是照着讲义试了三条“金律”:
- 第一条:关掉所有通知专心工作 → 结果错过甲方紧急修改需求,被客户电话骂得狗血淋头
- 第二条:用他的四象限法分类任务 → 整理三小时还没分明白,不如我原来的便签纸管用
- 第三条:每天只说三次“不” → 项目群@我二十几次不敢拒绝,加班到凌晨两点
总算摸清套路了
熬到周末瘫在沙发上复盘,突然咂摸出味来了:这哪是教效率?明明是场大型情绪按摩!他把职场人的焦虑包装成“痛点”,再塞点根本落不了地的“解药”。关键还特会搞气氛——灯光一打,音乐一放,台下人激动得眼都红了,谁还在乎实操性?
昨天跟做HR的小舅子吃饭提起这事,他筷子一放笑喷了:“那家伙去年给某公司做过内训,三个月后员工离职率暴涨30%,甲方都快把他告了!”果然跟我实测结果对上了——听个乐还行,当真你就输了。
现在看见朋友圈还在转他演讲锦集的,我都划拉飞快。这帮人迟早得明白:职场又不是蹦迪,光靠气氛组撑不起KPI!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