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我的《程相》实践。说起来,我就是看着朋友圈里晒的那些风景照片太眼馋了,搞得我心里痒痒的,琢磨着我自己来试试拍点好东西。
开头就是乱折腾
我先是翻箱倒柜把角落里那个老破相机掏出来了。这玩意儿放了好几年没动,灰尘厚得能当棉被。开机一看,没电了,立马插上线充充电。充了一半,电池还是半死不活,我就想着先试试开机拍几张。
拿到手上,按下开关,咔嚓一声,结果图片糊得连人影都看不清。心里那个窝火,就跟煮饺子破了个洞似的。
折腾过程一波三折
拍了几下还是糊图,我就开始抓瞎了。心想是不是光线的问题?走到窗户边,对着外面的树试拍。这回光线好了点,但画面还是暗沉沉的。
- 我先调相机设置:把那个亮度旋钮扭来扭去,一会儿调高,一会儿拉低。
- 又乱试不同角度:蹲着拍、站着拍,还爬到桌子上找高位。
- 抹抹镜头:拿衣服蹭掉镜头上的灰,怕再弄出糊影。
这样捣鼓了大半个小时,效果还是差强人意。我决定改拍家里的小物件试试。找了台灯,把灯对着书架上的盆栽照,相机对准了拍。咔嚓一下,这回还行,叶子看着绿油油的。
总算搞出点花样
接着我开始大胆试更多东西。把台灯挪到不同位置,一会儿放左边,一会儿放右边。又找来红布盖在灯上,拍出来的光就带点暖色调了。
转折点在反光上:看到盆栽叶子反光,我随手拿起个白纸板放旁边,反光板效果一出,画面瞬间亮堂起来。咔嚓咔嚓一顿拍,终于搞出几张满意的照片。树叶纹理清楚得像画一样,背景柔和得没话说。
我挑了两三张存起来,准备回头洗出来挂墙上。
反思下这趟实践
整个过程,就是从小问题慢慢摸索起来的。折腾半天,发现关键就两点:光线要调反光得用上。要是早点想到这招,就不用在黑暗里瞎撞那么久。
这实践挺累人的,但搞完之后成就感爆棚。下次打算再试试拍夜景,看看能不能玩出更多花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