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皮杰,我可是花不少功夫。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前段时间,家里的小崽子开始上蹿下跳,整天闹腾,我就琢磨着,这孩子是不是到啥关键时期?
于是我就开始翻书、上网查资料,这一查,还真让我发现点门道。这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皮杰这老哥们儿提出的那套理论。
先说说我是怎么接触到这理论的。
我就在网上瞎逛,各种育儿文章看不少,但都感觉说不到点子上。后来我看到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里面有句话说得“教育好孩子,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这话算是说到我心坎里去。我就想,得找点真材实料的东西来学学。
后来我一个朋友推荐我看看皮杰的书。他说,这人可是个大牛,专门研究小孩怎么长脑子的。我一听,这不正是我要找的吗?
我就开始啃皮杰的书。
一开始看还真有点费劲,里面说的那些什么“阶段”、“运算”之类的,我一个大老粗,哪懂这些?但我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认准的事,就一定要搞明白。于是我就硬着头皮,一句一句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
慢慢地,我还真看出点门道来。皮杰这老哥们儿,把小孩的成长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
- 感知运动阶段
- 前运算阶段
- 具体运算阶段
- 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小孩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我一开始最感兴趣的,就是第一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大概就是 0 到 2 岁这个时期。皮杰说,这个阶段的小孩,主要就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我想想我家那小崽子,还真是这么回事!整天不是摸摸这就是抓抓那,嘴里还咿咿呀呀的,看来这还真不是瞎闹腾,人家是在学习!
那我是怎么实践的?
知道这理论,我就开始琢磨着怎么用。我可不想光是纸上谈兵,得用在我家孩子身上试试。于是我就开始观察我家小崽子的各种行为,然后试着去理解他这么做的目的。比如,他老是喜欢把东西扔到地上,我就想,他是不是在感受“重力”这回事?他老是喜欢把手指头放到嘴里,我就想,他是不是在通过嘴巴来认识自己的身体?
我发现这样一想,很多以前觉得莫名其妙的行为,现在都能理解。而且我还可以根据他的这些行为,给他提供一些合适的玩具和活动,帮助他更好地探索这个世界。比如,我会给他一些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东西让他抓握,或者跟他一起玩一些简单的躲猫猫游戏,这些都能帮助他发展感知运动能力。
总结
这回实践皮杰的理论,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次很有收获的经历。我不仅更解自家孩子的成长规律,也更懂得如何去引导他、教育他。这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长着,我得继续学习,继续实践,争取做一个更称职的家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