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伙儿聊聊我去大盐场的那些事儿。起因很简单,就是嘴馋,想搞点好盐尝尝。以前总听人说什么这盐好那盐我一直没当回事,觉得不就一调料嘛能有啥区别?但架不住好奇心,我决定亲自去盐场看看,顺便带点好盐回来。
我先在网上搜搜资料,看哪儿的盐场比较有名。这一搜,还真不少!什么青岛盐场、长芦盐场,还有什么囊谦县的盐场,看得我眼花缭乱。后来我发现央视网美丽中国频道也提到盐场,说有些盐场不靠海,还引进深海海水,这可真是新鲜事儿!
选哪个盐场?我想想,长芦盐场名气挺大的,说是什么“华北之冠”,产量还占全国海盐的四分之一,那就先去这儿看看!
定目标,我就开始做准备。查路线、订车票、收拾行李,忙活一通。出发那天,我起个大早,赶往长芦盐场。到地方一看,嚯,好家伙,那盐场真叫一个大!一眼望不到边,白花花的一片,像下雪似的。我赶紧跑过去,抓一把盐,尝尝,还真别说,味道确实跟平时吃的不太一样,有股子说不出来的鲜味儿。
我在盐场里转悠一大圈,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感触挺深的。他们把海水引进来,然后经过一道道工序,晒成盐,这中间的辛苦可想而知。我还特意跟一个老师傅聊聊,他告诉我这盐场的历史可悠久,明朝的时候就有。这让我对这片盐场更多几分敬意。
参观完长芦盐场,我又去青岛盐场。那儿的景色特别美,就在海边上,空气都带着一股子海腥味儿。青岛盐场的盐是用海水直接提取的,味道也挺不错的,带着点海水的清新。我在那儿也待几天,感受一下海边的风光,也品尝当地的海鲜,那叫一个美!
我还去囊谦县的多伦多盐场。那里是土盐,跟海盐不太一样。虽然路途遥远,但那里的盐质很不错。我在那里的时候感觉那里比较偏僻,气候是比较暖和的,我还特意留意一下,盐泉也有好几处,当地人还建盐场。
这一趟下来,我算是开眼界,也带回不少好盐。现在我家里吃的盐,都是我从这些盐场带回来的。每次做饭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在盐场的那些见闻,感觉这盐都变得更有滋味。
总结一下我的这回盐场之旅:
- 长芦盐场: 大!真的大!历史悠久,盐的味道很鲜。
- 青岛盐场: 美!海边的盐场,风景宜人,盐的味道清新。
- 囊谦县的多伦多盐场:土盐,盐质很不错,气候比较暖和,当地有挺多盐泉。
这回盐场之行让我收获满满,不虚此行!下次有机会,我还想去其他的盐场看看,尝尝更多不同地方的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