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确实有点琢磨事儿,感觉走到个坎儿上,不知道往哪边迈腿。就是那种“何从”的感觉,挺磨人的。
事情也不算惊天动地,就是要不要换个跑道,跳出现在的舒适区。现在这地方,熟门熟路,饿不死也撑不着,但心里总觉得缺点有点温吞水煮青蛙那意思。另一个机会,看着挺光鲜,但心里又打鼓,毕竟新环境啥都是未知数。
我是怎么琢磨这事的
一开始确实有点懵,脑子里乱糟糟的。后来我想,不能这么瞎琢磨,得捋捋清楚。
第一步,先让自己静下来。真的,心里一乱,看啥都不清楚。我就找个周末下午,没啥事儿打扰,泡杯茶,就坐在那儿,放空一会儿。啥也不想,就感受那份安静。
第二步,摊开说。光靠脑袋想容易钻牛角尖。我找个本子,一支笔,老老实实把两边的道道都写下来。
- 留在这儿:好处是稳定,认识人多,干活不累。坏处是没啥激情,感觉学不到新东西,天花板好像也看得见。
- 去新地方:好处是可能有新挑战,收入也许能高点儿,能接触不一样的东西。坏处是风险大,环境不熟,万一混不压力肯定也大。
就这么一条条列出来,白纸黑字看着,比在脑子里转圈圈清晰多。
第三步,找信息,问过来人。光自己想还是不够,有些东西咱不知道。我就去找几个信得过的老朋友聊聊,有的是解新机会那边情况的,有的是比较懂行情的。听听他们的看法,不是让他们帮我做决定,主要是收集信息,看看有没有我没想到的点。
第四步,问问自己的心。这个挺玄乎,但我觉得特重要。我就想,撇开那些现实的利弊,哪个选择让我感觉更有劲儿?或者说,哪个选择带来的后悔可能性,我更能承受?我还特地去平时喜欢散步的公园走走,找找以前那种心静的感觉。有时候环境能帮你理清思路。
一步,就是拍板。把能想的都想,能问的都问,信息也掌握得差不多,就得做个断。不能一直悬着,那样更难受。我当时就根据前面捋顺的东西,结合自己内心深处到底想要选一条路。
决定之后,反而心里踏实多。很多时候,“何从”的焦虑,不是选择本身有多难,而是我们在选择过程中的那种不确定和迷茫。把过程走扎实,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自己努力过,心里能更安稳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