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又来跟大家唠嗑了。最近手头上的活儿不多,人就有点闲不住,总想捣鼓点寻思着,要不自己动手做个小游戏玩玩?就那种不用联网,自己一个人就能瞎琢磨的单机小玩意儿。
最初的想法和准备
脑子里闪过好多念头。啥《脑筋急转弯》,《拼图》,甚至还有小时候玩过的《推箱子》。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整个规则简单,逻辑又稍微有点意思的比较靠谱。毕竟咱也不是专业搞游戏的,太复杂的怕是开头就得放弃。
琢磨着,要不就做一个类似“消除”或者“匹配”类型的小游戏?比如,界面上掉下来各种不同颜色或者形状的小块块,然后玩家通过移动或者点击,让相同的小块块凑到一起就消失得分。这种游戏机制比较成熟,网上能找到的参考也多,自己实现起来应该不会太难。
工具嘛咱也没啥特别专业的家当。就想着能不能用一些比较轻量级、容易上手的编程语言或者小引擎来做。一开始甚至想过,要不就用最基础的图形库画点方块得了,哈哈,听起来是有点寒碜。
动手开干的过程
第一步:搭个基本框架
万事开头难。我先是琢磨着怎么把游戏界面画出来。就弄了个简单的窗口,背景涂个深色,这样看着不晃眼。然后得有东西掉下来?我就先定义了几种不同颜色的小方块,让它们能从屏幕顶上随机生成,然后往下掉。
第二步:实现核心操作
光掉下来不行,得让玩家能操作。我就设置了键盘的左右方向键,可以控制当前正在掉落的方块左右移动。还加了个下方向键,按一下就能加速方块下落。这一步调起来还算顺利,就是得注意边界判断,别让方块移出屏幕外面去了。
第三步:加入消除逻辑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了。当一个方块落到底部,或者落到其他已经堆积的方块上面时,它就固定住了。这时候就要开始判断,它周围有没有相同颜色的方块连在一起。我设定的是,如果横向或者纵向有三个或以上相同颜色的方块连在一起,它们就“嘭”地一下消失,然后上面的方块再掉下来填补空位。这里面的逻辑判断稍微绕了点,尤其是涉及到连锁消除的时候,比如第一批消除了,上面的掉下来又形成了新的可消除组合。我用了一些循环和递归的思路,反复测试了好几遍才算基本搞定。
第四步:计分和关卡
游戏嘛总得有点追求。我加了个简单的计分板,每消除一组方块就加点分。后来又想,一直这么玩也单调,就琢磨着加点“关卡”或者“难度递增”的概念。比如,随着分数的提高,方块下落的速度会逐渐加快,或者一次性生成的方块种类更多,让人手忙脚乱一点,这样才有挑战性嘛
第五步:一些小完善
- 加点音效:光秃秃的消除太没劲了,我就找了几个简单的音效,比如方块移动的声音、消除的“唰唰”声、游戏结束的提示音。别说,加上声音之后,感觉立马不一样了,带感多了!
- 界面美化(就是瞎搞):一开始都是纯色方块,看着有点单调。我就试着给不同颜色的方块加了点简单的图案,比如圆点、条纹啥的,稍微区分一下。虽然还是很简陋,但比之前强点。
- “Game Over”判断:当堆积的方块一直顶到屏幕最上方,没地方再生成新的方块时,游戏就结束了。这个也得明确地告诉玩家。
最终的成果和一点感想
前前后后大概花了我好几天的业余时间,捣鼓来捣鼓去,总算是做出了一个能跑起来、能玩几把的小游戏。虽然界面粗糙,功能也简单得不行,跟市面上那些精美的游戏完全没法比,但毕竟是自己一行行代码敲出来的,从无到有,那种满足感还是挺强的。
在这个过程中,也踩了不少坑。比如,一开始消除逻辑写得有bug,有时候该消的不消,不该消的反而没了,调试起来真是头大。还有就是性能问题,方块一多,如果判断逻辑写得不够游戏就会卡顿。这些都是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一点点改进过来的。
最大的感受就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真要自己动手实现,里面的门道还是不少的。通过这个小实践,也算是把一些基础的编程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又重新过了一遍,挺有收获。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下次再捣鼓出啥有意思的小玩意儿,再来跟大家伙儿汇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