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咱们来唠唠《新三国》里的鲁肃这个角色。我自个儿也是琢磨了好一阵子,才咂摸出点味儿来。
我一开始对鲁肃的印象
刚开始看《新三国》的时候,我对鲁肃这哥们儿,印象真就那样。感觉他就是个和事佬,天天“主公息怒”,“都督三思”,磨磨唧唧的,看着有点替他着急。尤其是在诸葛亮和周瑜中间周旋那几段,我寻思这老哥是不是有点太“软”了,跟个受气包似的。那时候我还跟家里人念叨,说这鲁肃咋这么个形象,跟咱们印象里那个有大智慧的谋士有点对不上号。
看剧过程中的琢磨
我就耐着性子往下瞅。你别说,多看几集,尤其是把他的戏份连起来看,慢慢就看出点门道了。我发现这鲁肃,他不是真傻,也不是真软弱。你想,他能在孙权手底下混那么久,还当上大都督,能是省油的灯?
我特意留意了他好几场戏:
- 力主抗曹:赤壁之战前,东吴内部那帮投降派吵吵嚷嚷的,鲁肃可是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支持孙权联合刘备,一块儿干曹操。这得有多大的胆识和眼光!当时我就想,这哥们儿不简单。
- 单刀赴会:后来关羽那茬儿,鲁肃自个儿跑去跟关羽谈判。虽然电视剧里拍得有点戏剧化,但你想想,那可是去龙潭虎穴。他敢去,还把道理讲得一套一套的,这气魄,一般人真没有。
- 维护孙刘联盟:这是他最核心的一条线。甭管刘备那边怎么“借”荆州不还,也甭管周瑜和后来的吕蒙怎么想弄死刘备,鲁肃总是在中间和稀泥,死活要保住这个联盟。我一开始觉得他这是妇人之仁,后来一想,不对!当时曹老板那么强大,孙刘两家要是掰了,那不是等着被各个击破嘛他这是看得远,知道啥才是最重要的。
我就这么一场戏一场戏地看,一边看一边琢磨。有时候看到他被诸葛亮“欺负”,或者被周瑜数落,我还挺替他憋屈。但转念一想,他受这点委屈,是为了还不是为了东吴的大局,为了那个脆弱但又至关重要的孙刘联盟嘛
的理解与感悟
看到后来我对鲁肃的看法就彻底变了。他那不是“老好人”那么简单,那是一种大智慧,一种“拎得清”的表现。他知道啥时候该强硬,啥时候该退让。他的所谓“和稀泥”,是在用一种看似最笨拙但可能最有效的方式,去弥合孙刘两家的裂痕。
你想想,如果没他这么个人在中间撑着,孙刘联盟可能早就崩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果实能不能保住都难说。他就像是孙刘联盟这部机器里的润滑油,缺了他,机器就得卡壳,甚至散架。
所以说,看《新三国》里的鲁肃,不能光看表面。他那些看似“窝囊”的举动背后,藏着对大局的深刻理解和坚守。这哥们儿,是个有大格局的人。我算是看明白了,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东吴的未来。这种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精神,现在想想,还真挺让人佩服的。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儿。这只是我自个儿看剧的一点不成熟的小体会,说得不对的地方,大伙儿多担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