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朋友圈看见有人吐槽自己拖延症晚期,突然意识到我也有这毛病!结果一琢磨发现拖延只是冰山一角,干脆把常见的弱点都扒拉一遍得了。这周我专门腾出三天时间,搬个小板凳坐在书桌前,开始盘自己身上的毛病。
第一步:拿张纸写写画画
先把笔筒里快发霉的记号笔翻出来,找了张A4纸对折两次。左边画了个大圈圈写"经常犯的傻事",右边画个小框框准备写"怎么治"。刚写十分钟就觉得不对劲,这不就跟超市购物清单似的乱七八糟嘛干脆翻出手机备忘录新建分类,从最近半年工作生活里倒着往回扒拉。
- 月初答应给客户改方案拖到截止日通宵
- 上周健身卡到期又续了年卡但总共才去七次
- 昨天开会把同事名字张冠李戴贼尴尬
- 上季度计划学的Python现在还停在安装软件
写完一看吓一跳,光拖延相关就占了半屏幕。后来把微信聊天记录和待办事项翻了个底朝天,总算揪出来五个最常见的欠点类型。
弱点类型大起底
第一种是行动类毛病,最典型的就是拖延癌。每次接到任务就跟屁股粘在椅子上似的,非要拖到火燎眉毛才动弹。解决方案特简单粗暴:所有任务到手先砍掉30%难度。比如要写五千字报告,先告诉自己"就写个五百字大纲玩玩",写着写着反倒能续上。
第二种是情绪类问题,典型的想太多做太少。上周帮朋友策划婚礼,方案改到第八版还在纠结桌花配色。后来直接定了个规矩:做决定前只允许纠结十分钟,时间一到闭着眼选。结果发现选错的概率比想象中低得多。
- 纠结晚餐吃掏出硬币正面吃饭反面吃面
- 两件衣服拿不定主意?让保洁阿姨盲选
- 工作方案AB犹豫?抛骰子单数选A双数选B
第三种是习惯类毛病,像注意力涣散这种。写方案时总忍不住刷手机,后来直接把手机锁进文件柜,钥匙给同事保管。现在只要番茄钟一响,同事就冲过来收手机,想摸鱼都没门!
第四种是沟通类弱点,比如我老记不住同事名字。现在微信备注全改成"设计部-小王-戴黑框眼镜",见面先瞄对方特征再说话。上次接待客户,把人家儿子在加拿大留学这事备注得清清楚楚,聊起来对方贼高兴。
实操翻车现场
本来以为方法都挺好用,结果上周二现了大眼。早晨九点要交方案,提前三天拆成六个小任务列得明明白白。结果第二天刷到个沙雕视频,追剧追到凌晨三点。抱着电脑蹲在客户公司楼下咖啡馆狂赶,咖啡因过量搞得手抖得像帕金森。
回家路上突然开窍:治拖延的秘方是给任务添把火!现在接活就跟同事立字据:"这活儿周五交,交不出来请你部门喝奶茶"。上周欠了八杯奶茶,工资差点见底,这周效率反倒突飞猛进。
弱点就像口袋破洞,光知道洞在哪没用,得找块布缝上才算完。现在书桌前贴满便签条,最显眼那张写着:"别等完美,60分就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