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特有意思的问题
昨晚刷抖音看到一条视频标题:“拉斯克奖含金量如何?”把我给整懵了,压根没听说过这玩意儿。顺手翻了翻评论区,好家伙都在刷“三大医学奖之一”“跟诺贝尔齐名”。我寻思着咱好歹也算个医学爱好者,咋还能错过这种大新闻?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真这么牛?该不会又是营销号瞎吹?
自己动手扒资料
第二天吃完午饭直接开搞。先在搜索框里敲“全球医学奖项排名”,蹦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榜单,看得我眼都花了。后来干脆改用笨办法:把“拉斯克奖”“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盖尔德纳奖”这仨挨个查过去。
翻到凌晨两点多才捋清楚,原来这三大奖的套路完全不同:
- 诺贝尔奖:老头老太太都知道的顶流,但得主得等50年后才能公布评选档案
- 盖尔德纳:加拿大搞的,发奖金特别大方
- 拉斯克:美国人1946年搞起来的,最狠的是评委会敢直接放狠话
翻到2008年拉斯克奖官网的记录,他们给HPV疫苗颁奖时说:“宫颈癌从此将被人类消灭”。好家伙这口气比我这吃大蒜的还冲!
翻出陈年老报纸
突然想起老爸书房里堆着二十多年的健康报,大半夜翻箱倒柜找得灰头土脸。还真找着2011年9月的报纸,头版大字写着:《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拉斯克奖》。最逗的是旁边配了张图——老太太举着青蒿素结构式站在纽约领奖台,底下坐着一帮子老外医学大佬,表情跟见了鬼似的。
接着往下查更乐了:2015年屠呦呦拿诺奖之后,拉斯克奖官网直接置顶声明:“我们早在2011年就发现这颗明珠了”。这傲娇劲儿跟我家那只抓老鼠后冲我甩尾巴的橘猫一模一样。
捋清楚三大奖的关系
花三天时间整理了个对比表:
- 预告功能:拉斯克奖像天气预报,近20年有68个获奖者后来拿了诺奖
- 颁奖速度:发现新成果后最快两年就颁奖,比诺奖平均快十年
- 评选猛料:直接公布评委吵架记录,有次为了干细胞研究吵得差点掀桌子
最让我拍大腿的是1994年的档案,评委会为了给PCR技术颁奖,把专利纠纷案卷都贴出来了。这操作比我们小区业主委员会贴物业对账单还狠!
这奖真的牛
现在要是有人问我“拉斯克奖啥来头”,我能掰着手指头说半天:
- 江湖地位相当于医学界的“奥斯卡风向标”
- 评委敢指着制药公司鼻子骂:“你们定价太黑心”
- 得主领奖时都得签协议,奖金必须全部投入后续研究
上周五把整理好的资料发到医学论坛上,昨天看居然有医学院学生留言说:“哥你这贴比教授讲的还明白”。嚯!这一通折腾值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