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捣鼓新项目卡得要死,一咬牙决定试试这玩意儿。
1. 开搞前我是一头雾水
那天半夜看代码看得眼睛发绿,项目启动要等两分多钟。刷论坛看见有人提“boosters”,吹得天花乱坠。我心说又是智商税?但手比脑子快,直接翻着白眼抄起键盘搜教程。
2. 折腾过程比想象中简单
按着官网说明下载安装包,解压完就三个文件。把那个叫“*”的脚本拖进终端,敲回车等着——结果弹出来一屏幕红字报错!气得我当场捶桌,仔细一看原来漏了环境变量。重新配好再跑,这回进度条蹭蹭往前窜。
真正惊掉下巴是重启项目时:原先泡杯咖啡都等不完的加载过程,现在20秒搞定!手一抖差点把咖啡泼键盘上。
3. 亲测感受到的三大变化
- 启动快得像火箭:以前测试改行代码要重启服务,等得都能刷完短视频。现在秒开,调试效率翻三倍不止。
- 内存吞得少:开着性能监控跑了一整天,原先占1.2G内存的服务,现在稳定在600M上下,风扇都不带喘的。
- 部署包瘦成闪电:打包时自动剔除了没用到的库文件,200M的臃肿安装包直接砍到70M,传测试环境省下一半时间。
4. 意外发现个大坑
用爽了三天后突发奇想,把压箱底的老项目也塞进booster试试。结果启动直接卡死!查日志发现这老项目用了冷门图像库,booster把它当垃圾清理了...所以兼容性确实要看项目底子,老古董项目别硬塞。
现在项目组那帮小子天天追着我问配置技巧——呵,早半个月是谁说“这玩意儿肯定忽悠人”的?真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