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赶早市碰到隔壁村李大爷,硬塞给我半袋子香烛,这才想起来快到显圣真君生辰了。回家翻了翻黄历,后个儿正日子,干脆把去年祭祀那套流程再捋一遍。
起早备供品
天没亮蹬三轮直奔菜市场,供品讲究个新鲜热乎。三样硬货不能少:烧鸡得选芦花鸡,猪肉专挑肋条上带肥膘的,糯米酒提了自家酿的坛装款。纸钱挑了最厚的黄表纸,蜡烛选了小儿臂粗的红烛。临走瞥见纸扎摊上有新到的黄骠马,顺手捎了匹——去年光供点心果子被老娘念叨半年。
拾掇神案
院里老榆树底下石板当供台最灵验,这是村里九十岁陈太婆传的方子。先拿井水泼三遍,柳枝蘸盐水把石板缝里的泥垢全剔干净。掏出供盘摆阵势:烧鸡昂头朝东南,猪肋条叠成小山,酒坛泥封当场拍开,那味儿窜得隔壁狗都扒墙头。
- 香炉压黄符(符纸盖住炉脚防野鬼截香)
- 纸马栓供台腿(缰绳系死结省得跑马)
- 供品间距三指宽(太密真君嫌小气)
卡点开祭
日头刚卡房檐角就开始行动:井水净手三遍搓得手背发红,新毛巾搭左肩。点火顺序有讲究——先焚黄表纸暖场,再引红烛立两边,三炷香贴着烛火点。青烟直溜往上蹿的时候,抓准时机弯腰开念:
"真君老爷吃热乎,坐骑给您备新的,今岁求个宅院安生,栏里猪崽别发瘟......"
念叨完把酒洒成个圆圈,酒坛底故意留个浅坑——去年整坛倒光被爹骂败家,今年学精了。纸马烧,眼看那火苗卷着马鬃往天上旋,隔壁李大爷拍腿喊:"瞧瞧!显灵了喂!"
收尾有讲究
等香烧剩指甲盖长才挪供品。鸡头猪肋归真君——埋在后院桃树下,酒坛碎片丢河沟,蜡烛泪刮下来补窗缝。供过的糯米酒倒是能喝,就是昨儿自己灌了两碗,半夜打嗝都是香灰味儿。
晌午刚拾掇利索,老娘电话追过来:"供酒倒满没有?纸马腿粘牢没有?"连声应着是是是,扭头看见香炉里半截香灰斜插着——完犊子!忘念保平安的压轴词了!赶紧补三鞠躬,心里直打鼓:今年别又跟去年似的,刚拜完就摔猪圈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