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书房整理旧书堆,突然翻到本泛黄的《壬辰倭乱全史》,封面都快掉渣了。想起上回刷到网友争论闲山岛海战到底谁功劳最大,干脆泡杯普洱坐下重读这段。
翻烂资料查疑点
先摊开韩国出版社那本厚砖头,又搬出日本学者写的海战考据集比对。三小时把书页翻得哗哗响,看到李舜臣战前日记那段突然卡壳——将军写道"船舰改造昨夜终成",但改造细节根本没提。气得我抓头发跑去厨房炒了盘蛋炒饭,铲子哐当哐当敲锅底时突然开窍:这不就跟做饭似的,出锅那下最关键!
复原战场像拼图
第二天摊开宣纸画阵型图:日本舰队排成长蛇往海峡里钻,龟船窝在岛礁后面。毛笔蘸红墨水标注潮汐箭头时,墨水啪嗒滴在倭寇主舰位置,活像中了炮弹。重点整理出三转折点:
- 卯时初刻潮水突转西向,倭船集体卡在礁石带
- 李将军放出的改装船带着铁锥撞角,专捅敌船吃水线
- 火攻船从背风处窜出时,倭寇大炮正好被晨光刺了眼
将军神算在后勤
最震撼的是查到他征用全罗道腌菜作坊的记录。那些装辣白菜的陶缸全被改成火药桶,帆索工居然是从渔村借调的老婆婆——她们补渔网的手艺拿来编船缆特别抗风。半夜拍大腿惊醒了猫:李舜臣哪是什么战神,分明是朝鲜最强包工头!
整理完笔记脖子差点废了。盯着满桌狼藉突然乐出声:史书里"大捷"俩字背后是百姓腌菜的缸、补网的梭,还有将军熬夜改图纸熬红的眼。下次谁再神化名将故事,我非得拽着他看这些发霉的账本不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