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去中大打卡永芳堂,说实话这地方我惦记好久了!早上挤三号线到鹭江站,刚出站台就热得冒汗,广州这天气真不是盖的。跟着手机地图拐进新港西路,远远就瞅见一大片草坪尽头杵着排青灰建筑,心里咯噔一下:嚯!这颜色够扎眼的!
头回见面差点被台阶绊倒
走近了才看清全貌,好家伙,光台阶就数出18级!拍完照才发现底座全是暗红色的石头,凑近了摸还有点粗粝感,朋友在旁边来了句:"你说这像不像水泥里掺了辣椒面?" 我俩蹲着研究半天,发现是红砂岩混的花岗岩,风吹日晒的痕迹特别明显。
绕着转圈时注意到个怪事:明明是栋现代楼,屋檐底下偏偏雕满了中式花纹,墙上还嵌着那种老式拱门模样的镂空窗。最离谱的是两头楼梯间,居然顶着两个瓦片坡屋顶!这不中不西的混搭风,跟主楼清一色的水泥灰配起来,越看越像硬把阿爷的唐装套在西装外面。
蹲墙角翻史料挖出猛料
跑进旁边小卖部买水,顺口跟看店阿伯唠嗑。阿伯摇着蒲扇说:"后生仔,你知唔知这里以前叫'十八层地狱'?"吓得我矿泉水瓶差点脱手。原来九几年刚建好时:
- 台阶传闻邪乎:学生间疯传18级台阶对应18层地狱
- 石像半夜吓人:门口伫立的那排铜像,月光底下黑黢黢的特别瘆人
- 风水大战开撕:有教授说斜坡屋顶像棺材板,闹到报纸登头条
后来校方直接请施工队把铜像全挪到两侧墙上,这才慢慢平息传言。我在墙根翻手机查老新闻时,手指头滑屏幕都快擦出火星子了——这楼的设计师余畯南老先生居然是我老乡!
撞见保洁阿姨曝新八卦
下午蹭着墙根阴凉处啃面包,碰见个拖垃圾桶的阿姨。阿姨把扫把往地上一杵就来劲了:"前年大改造拆台阶,吊车轰隆隆响了三个月!现在这大平层广场多敞亮,以前全是台阶绊脚!"她指着西墙角给我看:"瞅见没?那排玻璃墙后头藏着空调外机,现代设备塞老楼肚里,跟小姑娘偷偷穿束腰似的!"
临走前发现个隐藏彩蛋:翻新时在墙根刻了捐赠者芳名录。手指划过那些凹凸的名字时,突然想起查到的旧闻——当年香港商人斥资建楼的条件,是必须永久保留"永芳堂"的名号。
后记:亲身经历更魔幻
回到家冲凉时还在琢磨这栋楼,结果房东突然敲门催房租。看着镜子里湿漉漉的头发,突然觉着自己活得还不如永芳堂——人家几度翻新越活越滋润,我被两千块房租逼得满屋转圈。正翻箱倒柜找存折,手机突然弹出设计院老同学的消息:"上次你说想考察老建筑,我们所刚接永芳堂维护项目,下周带你钻地下室?"
气得我把存折摔床上:早说!今天白挨晒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