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就唠唠这个尼洛到底咋样。为啥想起来折腾这玩意儿?上个月老张头给我显摆,说他新弄了个叫尼洛的家庭助理,说是跟科幻片里的机器人管家差不多,能开灯关空调啥的。我当时就琢磨,真有这么好用?咱也得整一套试试,看看到底是神器还是坑货。
开箱到通电
东西到得倒挺快,一个大盒子,拆开一看,主机长得像个音箱,配件一堆线还有个挺精致的传感器。说明书那叫一个厚,我翻了两页,全是图,字儿忒小,看得我眼睛酸。行,咱也不是小白,看图说话。花了半个多钟头,照着图把主机接上电源,连上路由器,又把那个叫主传感器的小方盒粘在了客厅空调顶上。
重点来了,下载尼洛的APP。扫码、注册、登录一套走完。APP界面倒是挺清爽,点开添加设备,提示要扫码。我对着主机底座找半天,总算找到一个二维码,扫完就开始连接了。这个过程可不省心,一直提示失败,连着失败了三次。我怀疑是路由器离太远,干脆把主机搬到路由器跟前再试,这才算连上。喘了口气,一看时间,嚯,光捣鼓这个就费了我快一个钟头。
搞设置就搞晕了
连上了APP,这才刚开始。进到设置页面,头都大了。各种选项:
- 房间设置:得给每个设备划地盘,客厅、卧室,麻烦。
- 自动化场景:这个听着挺炫,啥“回家模式”、“观影模式”。点开一看,要选条件、触发设备、执行动作……我试了搞一个“回家开灯”,折腾了半天逻辑关系,才算弄
- 语音绑定:说是能配其他智能音箱。我家有个买路由器送的,绑定过程又卡壳了,得去第三方音箱APP里授权尼洛的啥技能,这弯绕的。
设置这块,我觉得得沉住气,稍微急点就想砸手机。
实际用起来怎么样?
搞了快两天,基本架子搭好了,总得用用看效果。
- 语音控制:冲着主机喊“开灯”,灯倒是开了,但反应有点迟缓,感觉喊完得等它“”一下才动。识别率还行,客厅安静时没问题,我老妈在旁边刷抖音音量开最大,喊破喉咙它也装听不见。
- 温度控制:这块最让人心动,号称啥红外自动适配。我家老格力空调,它居然真识别出来了!APP里点“制冷25℃”,空调立马有动静,美滋滋。但是,那个主传感器装空调顶上,测的可能是天花板温度,感觉不太准。
- 自动化场景:回家模式第一天用挺手机快到小区范围,APP后台自动触发了,灯和空调都开了。结果第三天失效了!研究了半天发现好像是安卓手机后台被杀掉了权限,还得手动去设置里给APP加个“电池无限制”,坑!
翻车现场实录
不能光说好的,翻车得记录一下。上周六,在家看球赛,就想搞个“观影模式”:语音喊一声或者点一下屏幕,自动关灯、关窗帘、开电视、关空调(省电嘛)。设置了大半天,总算搞出来。朋友来了试给他们看,点下“观影模式”——窗帘滋滋响着关上了,灯灭了,电视开了……然后空调它!开!了!而且还给我定在30℃热风!大夏天!整个客厅瞬间变蒸笼,朋友笑疯了。后来发现是我设置执行动作时,空调那儿点错成“开启”了,真是个马大哈。
还有个烦心的,就是这个设备的稳定性。主机一个月里莫名其妙离线了两次,都得重新拔插头重启。
折腾一圈后的真心话
折腾了这一个月,尼洛这玩意儿,你说它没用?不可能。确实能省点事儿,躺在床上喊一嗓子关灯挺爽。你说它智能?那就有点扯了。这玩意儿绝对是个“半成品心态”的玩意儿,想用得舒服?得做好心理准备:
- 时间成本巨大:安装调试绝对耗神。
- 动手能力强:设置逻辑,处理BUG,没点技术底子或者耐心真不行。
- 期待值别高:什么丝滑体验、科幻感,那是宣传片。日常使用就把它当个能用嘴控制的超级遥控器行了。
- 适配问题多:老设备能不能用?得拼人品。后台稳定不稳定?看运气。
值不值这个钱?就看你能忍多少折腾了。我反正现在是搞明白了,所谓智能家居离真正的“智能”,大概还有十个老张头吹嘘的距离。
对了,老张头为啥后来不说尼洛了?他家的设备前天彻底掉线,数据重置后,那所谓的“学习能力”也跟着重置了,现在正在家捶胸顿足。智能家居的路,道阻且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