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项目差点被我搞崩了
早上打开电脑一看监控,后台服务的CPU曲线跟过山车似的,半夜又飙到90%了。吭哧吭哧弄到半夜写的代码,跑起来跟老牛拉破车没两样。气得我灌了两大杯冰美式,撸起袖子对着屏幕发狠:“今天不把这破性能问题解决,我名字倒着写!”
第一次折腾惨遭打脸
先是照着网上的教程改线程池,把配置参数从128改成256,心里美滋滋想着这下总该流畅了?结果刚重启服务,内存直接炸了,告警短信哐哐砸手机。手忙脚乱回滚配置的时候,数据库连接池居然溢出,前端页面刷出来全是404。同事在隔壁工位幽幽飘来一句:“你搁这儿玩多米诺骨牌?”
半夜蹲机房抓真凶
下班后抱着睡袋溜进机房,开着监控大屏硬熬。盯着波浪线的CPU占用率突然灵光一闪——每次高峰期必然有个日志文件暴涨。扒开代码一看,好家伙!有个菜鸟同事写的支付回调接口,每次请求都在循环里生成十几条调试日志。偏偏这模块还接了大促流量,硬盘直接被他写到冒烟!
当场用三行代码注释掉日志逻辑:
- 删掉那个吃饱了撑的for循环
- 把调试日志改造成错误监控
- 给日志文件套上个自动切割的笼头
意外发现祖传屎山彩蛋
正准备收工回家,发现个更邪门的事儿——有个用户查询接口每次调用都疯狂读数据库。顺着代码挖下去差点吐血:三年前离职的老王居然在循环里嵌套查了五次表!每次调用要查200次数据库,难怪慢成狗。直接抄起键盘改成批量查询,SQL执行次数从200次降到5次,响应时间从800毫秒砸到80毫秒以下。
血泪换来的三条铁律
- 日志不是日记本:别什么都往里写,生产环境打日志比往墙上钉钉子还危险
- 数据库不是ATM机:循环里查库等于拿牙签捅运钞车,批量操作才是王道
- 监控图表会说话:CPU内存波浪线就是系统的表情包,飙升就是它在骂娘
现在这服务跑得比外卖小哥还稳当。优化哪要什么高端操作?盯着监控改掉最蠢的代码,效果比换十台服务器还顶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