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半夜刷恐怖片合集,看着看着突然琢磨起来——这些吓人的套路到底能分成几类?说干就干,立马翻出我的烂笔记本开始捣鼓。
一、先拿经典恐怖片开刀
把《午夜凶铃》和《咒怨》翻出来重看,边看边拿红笔在纸上划拉:音效搞突然袭击算一大类,贞子从电视爬出来那段,滋滋的电流声听得我后颈发凉;环境阴森瘆人也得单列,伽椰子那栋破房子,光是楼梯拐角阴影都够我喝一壶的。
- 突然蹦出鬼脸(专业词叫jump scare):柜门“嘭”地弹开吓死人那种
- 血呲呼的场面:电锯杀人魔劈头盖脸喷血浆
- 心理压迫感:像《寂静岭》里永远走不出的迷雾
二、亲自试验恐怖游戏
关了灯戴耳机玩《逃生》,举着夜视摄像机在精神病院里乱窜。手贱去开一扇吱呀作响的铁门,刚探半个身子进去,黑暗中猛地伸出只血手拽我设备,惊得直接把鼠标甩飞了。这亲身经历让我悟出:互动式惊吓比被动看片刺激十倍,自己作死推开的门,哭着也得爬出去。
三、作死去废弃医院踩点
本来想实践下真实场景恐怖感,结果成了大型翻车现场。揣着二手市场淘来的破收音机,刚摸进郊区废弃医院,电流声突然滋滋响。正激动,保安大叔的手电筒光“唰”地照过来:“小伙子拍抖音也得登记!”得,社会性恐怖才是最吓人的——在保安室喝了三杯茶才被放走。
回家路上琢磨着,最邪门的还得是日常物品异化。路过小区儿童滑梯时,月光底下那些晃动的影子,活像我昨晚游戏里遇到的扭曲人偶——果然恐惧源于生活,赶紧把笔记本上这条加粗标红。
这趟折腾下来总结出个道理:恐怖元素分类就像火锅涮菜,有人怕毛肚七上八下的未知感,有人怕鸭血直给的血腥冲击,还有人像我这样——被现实里的保安大叔辣到流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