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半夜修bug修到四点,今儿早上一睁眼差点给我整懵了——盯着天花板吊顶看,满脑子都是代码块往下掉,跟TM游戏卡带了似的。气得我灌了两杯冰美式才缓过劲儿来,这不就是典型的俄罗斯方块效应吗?赶紧掏出小本本把这事儿记下来。
到底啥是俄罗斯方块效应?
说白了就是干活干魔怔的后遗症!比如你连着玩几小时堆箱子游戏,关屏幕之后看啥都像俄罗斯方块:路边停的车像L型方块,厨房瓷砖缝想给消掉,切个西瓜都觉得该转个方向填缺口。这破现象二十年前就被游戏玩家发现了,现在连搞神经科学的都拿它当研究标本。
亲身实验七日记录
上周我故意拿自己做实验,专门挑了三个容易上头的项目:
- 周一疯狂编程:怼着屏幕写了十小时Python。睡觉前刷牙,看见洗手池水滴下来,脑子里自动弹提示:"SyntaxError:少个冒号"
- 周三健身房发疯:连撸三小时铁。回家路上看路灯杆子,第一反应是这角度该做组拉伸,手都伸出去了才发现是电线杆
- 周末厨房大战:照着菜谱学切蓑衣黄瓜。切完三斤黄瓜后,抓把零钱去买酱油,捏着硬币突然嘀咕:"竖切深度70%再横切..." 便利店老板像看神经病似的瞅我
破效应居然还有点用?
熬到第七天突然开窍了!早晨整理书架的时候,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居然在我眼里自动按尺寸颜色分组,跟游戏消行似的哗哗归位。下午改方案时更邪门——上周卡壳的设计图,今天看就像等着被消除的方块阵,顺手把模块调个方向就解决了。
问了个当医生的朋友才知道,这破事本质是脑子偷懒!当你重复干某件事时,神经通路被夯得跟高速公路似的。突然停下来的时候,脑子这辆破车刹不住,还在高速上狂飙。坏处是容易魔怔,好处是熟能生巧真能开挂。
血泪经验总结
- 别跟游戏死磕!玩两关就起来晃悠,厕所都比游戏屏幕好看
- 干活定个番茄钟,闹铃响就薅两把猫毛(猫主子已拉黑我三天)
- 半夜灵感爆发别硬扛,床头放个录音笔,梦话里可能有黄金
现在看见超市里堆的饮料箱,第一反应还是想按颜色消行。这毛病估计是没治了,但想想能白嫖个大脑外挂,倒也不算太亏。就是下次做梦别再梦见代码块砸脸了,真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