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听说有个马尔蒙效果挺火的,就琢磨着能不能用它来提升我那个数据预测项目的表现。开始啥都不懂,只是感觉效果时好时坏,得先评估清楚再说。
第一步,我找了个周末,蹲在家里捣鼓起来。用的是自己瞎写的数据集,试着模拟了马尔蒙效果的应用。刚开始一脸懵,怎么评估?我就想起小时候做数学题的老办法:一测二比三具体来说,我拿了个简单的指标,比如预测准确率,来当成效值看看变化。
第一个方法:搞点简单对比测试。我先在数据集上跑了没加马尔蒙效果的版本,记录下准确率,结果才60%多,跟瞎猜似的。然后加上效果再跑一遍,对比下来有提升,但就65%,还是稀烂。这不够快?我就急眼了,直接手动加了些随机噪声,想试试能不能挤出来点变化。结果成效值就跳到70%,这下有点意思,但也花了整整三天,折腾得我头大。
- 没加效果前,成效值才60%上下。
- 加效果后,对比测试提升到65%。
- 手动搞噪声,成效值窜到70%。
第二个方法:加码练一练数据量。我觉得数据太少拖后腿,就把数据集从100条怼到1000条,重新测。这一步简单粗暴,效果立马明显了。成效值稳稳地升到75%,比之前快多了。关键是,不用想复杂逻辑,就是堆数据,省心。
第三个方法:调调日常节奏。测试间隙,我反思平时操作太赶,试试慢下来,每天只测一小批数据,分成早中晚三段观察。结果发现,早上的测试结果比晚上强,成效值能冲上80%。这就是节奏带来的提升,管用。
折腾完这些,成效值从最初的60%飙到80%,总算满意了。三个法子都好使:做测试对比、堆数据量、调操作节奏。现在用在项目里,没再掉链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