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暑假快过完了嘛这两天跟学校后勤的老张喝大酒,听他一通抱怨去年返校季整得鸡飞狗跳的。家长堵校门口,学生挤成一团,表格填得满世界飞。他说今年要再搞成这样,他干脆提前退休算了。我一拍大腿说要不试试搞成通关游戏?老张醉醺醺地就答应了,结果第二天酒醒了真拎着两箱牛奶来我家,这事儿算彻底赖上我了。
第一关:规则设计踩大坑
刚接手觉得挺简单嘛不就是分批次进校门嘛我兴冲冲搞了套“青铜白银王者”段位系统,按年级分配时间段。结果老师群炸锅了:“我家俩娃不同年级咋整?”“单亲家庭接完大的赶小的,飞过去?”我一拍脑门才反应过来:光顾着分流,把家庭现实情况全忘了。当天熬夜重画流程图,改成按社区分批次,同社区不同年级的娃统一时段报到,这才勉强过关。
第二关:技术工具现原形
借了学校破服务器搭预约系统,想着小几百人应该扛得住。开放测试当天让教师家属试填,好家伙刚过五十人,页面直接卡成PPT。政教处王主任急得打电话吼:“表格提交键变灰了!家长群里骂街!”赶紧喊我搞IT的表弟救场。临时切到在线文档分流,让家长先填基本信息表救命,后台手忙脚乱导数据,差点没把我俩头发薅秃。
- 血泪教训1:别高估学校设备,提前做压力测试
- 血泪教训2:永远准备Plan B,手写登记表都得备着
第三关:现场执行乱成粥
想着线上都登记完了,现场刷身份证总行?结果现实啪啪打脸。有个爷爷带孙子来的,掏身份证时连医保卡老年证掉一地;还有家长输错身份证号的,机器死活识别不了。队伍越来越长,太阳底下晒着的家长开始踹隔离栏。后勤小刘急中生智抓了帮初中生当志愿者,举着打印的班级二维码满场跑,让家长先扫码进班级群,这才把火药味压下去。
最绝的是校医室环节。原计划让新生排队领体检表,结果熊孩子们把体温计当玩具,有个娃半小时测了八回体温。校医张姐气得叉腰骂街,改成在表格上盖体温正常章直接过,效率直接翻倍——所以说有时候人工比机器靠谱。
终极隐藏关卡:突发状况
本来以为万事大吉,结果一天下暴雨。遮阳棚被风吹得直晃悠,签到台泡在水里。体育组老陈直接带人把器材室垫子全拖出来铺路,志愿者撑着伞接力送材料。最感动的是几个高年级男生,冒雨帮一年级小豆丁扛行李,教导主任撑把破伞站在积水里当人肉路标——这些预案里可都没写。
折腾完一周瘦了三斤,但看着新生入学照里干干净净的校服(去年全是挤出来的褶子),老张给我发了条语音:“明年还这么干!牛奶管够!” 这回算真明白了:所谓攻略不是消灭问题,是把大麻烦拆成能搞定的小麻烦。现在琢磨着寒假离校方案,谁有金点子?在线等,挺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