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好好聊聊这个孔雀蛱蝶保护的事儿,上周末真是被这事儿折腾得够呛,但越琢磨越觉得非做不可。那天带闺女去公园玩,就瞅见草丛里趴着个翅膀残破的大蝴蝶,闺女戳了半天它都飞不动,后来一查才知道是快绝迹的孔雀蛱蝶。回家路上我就琢磨,这么漂亮的玩意儿要是没了多可惜,干脆自己动手试试能做点
翻箱倒柜搞调研
先翻出手机搜本地野保群,厚着脸皮问谁懂蝴蝶。有个研究昆虫的大姐给我传了份PDF,满屏密密麻麻的字看得我头皮发麻。干脆带着闺女直奔图书馆,儿童区找的绘本反而最管用——原来孔雀蛱蝶只吃荨麻!难怪小区绿化带砍掉野草后蝴蝶就不见了。我俩蹲在小区花坛扒拉半天,在围墙缝里找到三株荨麻,叶子上爬着七八条黑黢黢的毛毛虫。
-
折腾三天才明白保护它们为啥要紧
- 第一是虫子开大会少个角。闺女学画的蝴蝶手抄报上说它是鸟雀的粮食,试想麻雀找不到蝴蝶吃,转脸就去嚯嚯菜农的西红柿,整个链条都得乱套。
- 第二比天气预报还灵。去年冬天回暖那阵,我亲眼见过蝴蝶提前破茧,结果倒春寒一来全冻死在绿化带里。蝴蝶对气候变化特敏感,简直就是活体警报器。
- 第三是文化魂儿丢了。闺女翻我老相册时指着我妈旗袍上的蝶恋花纹样问现在为啥没这种衣服了,我竟答不上来——连蝴蝶都没了,谁还记得这些老讲究!
阳台养虫记
隔天我就戴着劳保手套去挖荨麻,移栽到泡沫箱里还怕养不活。那些毛毛虫被我连枝子剪回来放阳台上,结果第二天就被麻雀叼走两条。急得我把旧纱窗剪了罩在泡沫箱上,闺女还贡献了她的草莓头绳当固定绳。前些天最热的时候怕虫子中暑,特意挪了半箱到空调外机阴影里,现在每天掀开纱窗都能瞅见又大了一圈的青虫。
昨儿带着闺女去野保站送观察记录时,工作人员说我们阳台养的这批化蛹后能放归补种群。看着小丫头举着手机拍虫子的认真劲儿,突然觉得值了——这可比跟她叨叨一百遍环保管用多喽!说到底,保护这些扑棱翅膀的小东西,就是在守住咱们自己活着的滋味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