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下班前接了个急活儿,客户非要第二天早上看方案。我一看表只剩仨钟头,键盘敲得火星子直冒,结果交稿五分钟就收到邮件:"数据全串行!" 脑门嗡一声响——表格第三栏应该填销量,我手快全怼成库存数了。
第一招:原地冰镇别硬扛
以前碰到这种事儿肯定急吼吼改数据,越急越漏馅儿。这回直接合上电脑奔厨房,先灌了杯冰镇酸梅汤,把冰箱门开最大冷气冲脸。等手指头不抖了才回来,从最乱的客户名单开始捋。发现个邪门规律:错的都是粘贴过的单元格——当时为省事用格式刷连公式带错数全刷过去了。
第二招:倒嚼式查错法
端着保温杯坐回桌前干件事:把整个表格从下往上倒着看。平常眼睛习惯性从左往右溜,这回让脑子重新开机。果然揪出仨藏得深的坑:
- 页脚小计没改单位,还标着"万件"
- 颜色标记混乱,红色该标滞销品我标成爆款
- 最要命是去年同比公式,分母忘改年份
第三招:学儿子背课文
改完准备重发时,想起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背课文总捂耳朵念出声儿。干脆把方案当课文念:举着手机录音功能,用给客户讲解的语速朗读每个数据。念到第七页突然卡壳——"Q3增长率为百分之...诶这小数点谁挪的位置?" 0.35%愣写成35%,差出一百倍!
邮件补发时特意加了个西红柿emoji:"鲜榨补丁版已到货,配送员小陈自罚洗冰箱三天"。客户回信说错误率比他们周报还低,反倒夸我纠错过程透明靠谱。儿子放学回来听说这事儿,兴奋得拿这招去查数学卷子,居然揪出两道错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