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机的时候,看到好些人在聊一个叫“中国式家长”的游戏,说是能体验一把当家长的感觉,我就来兴趣。你想,咱平时老听人说当家长这儿难那儿难的,但到底咋回事儿,也没个概念不是?所以我就想着,要不咱也试试这游戏,看看是不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回事。
然后我就去找这个游戏,听说手机上就能玩,挺方便的。在那个应用商店里一搜,还真有,名字就叫“中国式家长”。我看看介绍,说是能模拟孩子从出生到高考的整个过程,还挺有意思的。我就点个下载,等一会儿,游戏就下好。
打开游戏,一进去就让我选是当爸爸还是当妈妈,我想想,平时都是孩儿他妈管的多,这回我就体验一把当妈的感觉。选好之后,游戏就开始,先是一个小娃娃的出生,我得给他起个名字,想半天,就叫他“小明”,简单好记。
游戏里主要就是安排小明每天的日程,学习,娱乐,特长,都得我来决定。我还有点懵,不知道该咋安排,就随便点点试试。结果发现,这安排日程还挺讲究的,学习太多,孩子压力就大,容易不开心;玩太多,又怕学习跟不上。所以我就开始研究,怎么才能找到那个平衡点,让小明既能学习又能开开心心地成长。
-
刚开始,我给小明报好多学习的课程,什么语数外,一个都不落。结果小明的压力值蹭蹭往上涨,小脸都皱成一团,我看着都心疼。然后我就想,这样不行,得给孩子减减压。我就开始给他安排一些娱乐活动,比如玩玩具,看动画片,让他放松放松。
-
后来,我发现游戏里还有个“期望”系统,就是说,我可以对小明有一些期望,比如希望他成为学霸,或者艺术家之类的。我选个“学霸”的期望,然后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他。每天给他安排学习的时间,还给他买一些课外书,希望他能多学点知识。
-
再后来,我发现小明的特长也很重要,就给他报钢琴和绘画班。一开始他还挺抵触的,说不喜欢,我就跟他讲道理,说学这些对他以后有好处。慢慢地,他也开始喜欢上,还跟我说他以后想当个音乐家或者画家。我就觉得,这家长当的,还挺有成就感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明终于迎来高考。游戏里还真有模拟考试,看着他坐在考场里答题,我比他还紧张。成绩出来,小明考得还不错,上一所挺好的大学。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感觉比自己考上大学还激动。
体验总结
玩这个游戏,我对“中国式家长”这个角色有更深的体会。当家长真不容易,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又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得培养他们的兴趣爱这游戏虽然只是个模拟,但也让我感受到家长的责任和付出。我觉得,这游戏还挺有意义的,能让人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能让人更理解家长的不易。
这回“中国式家长”的游戏体验还是挺不错的。虽然中间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不知道怎么安排日程,不知道怎么平衡学习和娱乐,但是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摸索,还是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游戏让我对家长这个角色有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我觉得这游戏还是值得一玩的,尤其是那些想体验一下当家长感觉的朋友们,不妨试试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